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3M 虚位以待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技术前沿 > 冷链物流 >

乳企元气渐复 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平衡仍待解决

时间:2010-05-31 11:06来源:燕赵都市报 浏览次数:
据省奶协人士介绍,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给河北奶业乃至中国奶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后,我省奶业经过近两年的恢复和调整,在几个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奶牛规模养殖步伐加快。截止到一季度末,全省奶牛存栏173万头,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3.6%。二是奶站规范化管理扎实
杂志专区          据省奶协人士介绍,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给河北奶业乃至中国奶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后,我省奶业经过近两年的恢复和调整,在几个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奶牛规模养殖步伐加快。截止到一季度末,全省奶牛存栏173万头,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3.6%。二是奶站规范化管理扎实推进。全省取缔不合格奶站886个,新建奶站524个,全省共有奶站1844个全部达到相关标准,并发放了《生鲜乳收购许可证》。三是大部分奶站已由乳品企业经营托管、监管。

  据介绍,目前,内乳品企业正在平稳恢复,各项经济指标有所回升。一季度全省58个入统乳制品企业中有16个企业亏损,同比降低23.8%(去年同期21个)。一季度全省乳制品产量58万吨,同比增长18.81%。其中:液态奶产量49.8万吨,同比增长19.85%;奶粉产量1.5万吨,同比增长105.75%。据质监部门抽查结果显示,一季度我省乳制品质量合格率达100%。

  不过,奶源供需不平衡,缺乏紧密型的利益链接机制、乳制品销售不畅、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仍然是影响我省奶业发展主要因素,其中,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平衡、奶农养殖积极性受挫,是事关质量安全的根本,这一问题尚待破解。

  据介绍,奶业产业链与粮食生产,畜牧等传统农业相比,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涉及饲料生产、良种培育、奶牛饲养、牛奶收购、冷链运输、牛奶加工等各个环节,属于第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联动产业,链条较长。从我国奶业发展状况来看,目前虽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但并没有合理的产业链利润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从整个产业链分析,奶源供应环节的投入约占整个奶业产业链的60%,加工环节占25%,流通环节占15%,而从利润分配来看,这三个环节的利润分配比例为:1∶3.5∶5.5。可见,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和利润分配严重倒置,这是导致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目前,乳制品销售市场竞争激烈,大众乳制品终端价格多年未动,出现了“奶比水贱”的现象,而上游成本却逐年上涨,使乳企利润摊薄。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奶农,更是感觉奶牛养殖成本高,利润低,风险高,话语权低,从而影响了养殖积极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视频中心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2年11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2-09
2012-08
2012-07
更多>>
  行业展会
仪器设备展
 友情链接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