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绿色环保包装是未来食品安全的保障

2016-12-20 15:39:17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 唐玉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传统食品包装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环保包装作为一种新型的包装形式被专业人士提出,食品包装行业只有不断坚持走绿色环保包装的道路,才能更好地保障未来食品的安全。
    关键词:绿色 环保 包装 食品 安全
    1 引言
    GB 15091-95《食品工业基本术语》中给出了食品安全的定义:为了防止食品在生产、收获、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被有害物质(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1]。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外衣、食品的特殊添加剂和食品生产工业最后一道工序,既要做到保护食品的安全,也要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随着绿色环保概念的不断提出,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是各个行业需不断坚持发展的根本。食品包装行业尤其重要,因为食品包装安全不仅涉及到环境卫生,同时也涉及到人们最基本的身体健康,只有不断提高食品包装的各项安全性能,才能更好地保障人们对食品质量的需求。可以说,绿色环保包装将是未来食品安全的保障。
    2 传统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食品在成为商品之前往往需要经过包装这道工序,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可以起到保护食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提高食品附加价值等功能,然而就是在这些基本包装功能之上,食品包装的安全性能也影响了食品自身的安全[2]。不论是从食品包装的生命周期分析,还是从包装设计师进行食品包装设计分析,传统食品包装影响食品安全无外乎包含以下4个方面。
\
图1    包装结构边角结构设计
    2.1 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直接与食品接触,材料本身的安全性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当今市面上食品包装材料主要以纸、塑料、金属、玻璃、陶瓷为主,这些材料中少量迁移物质可能渗透到食物中。例如,纸张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纸张生产过程中是否添加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塑料材料生产过程中是否添加助剂、是否有有害单体的迁移;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微生物检测超标等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会影响食品安全。可以说包装材料在实现食品包装基本保护功能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食品本身质量产生影响。
    2.2 包装结构
    包装结构设计是任何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食品包装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可能在消费者食用时产生安全隐患,其在儿童食品包装中表现明显。婴幼儿吸食果冻不慎窒息死亡事件屡屡发生;包装产品中含有小玩具等附带产品,极易被儿童误食造成伤害;食品包装结构边缘是否设计成圆弧形状而非尖端,防止消费者被划伤等现象可以看出食品包装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同样也体现在保护产品基本的物理性状上。随着物流产业飞速发展,野蛮装卸同样会破坏包装给食品安全带来影响。因此,食品包装中无论是基本的“贴身衣物”还是食品物流包装都应该不断提高相应的力学性能,从而更好地确保食品安全。
    2.3 包装印刷
    食品包装在满足保护食品的基本需求上,更多地起到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外包装上印刷精美的图案来吸引消费者,在尽可能详细地向消费者说明食品基本成分的同时,更多地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从而不断提高销售量。精美的图案和文字依赖于印刷行业的支持,从印刷五要素—承印物、印版、油墨、印刷机、印刷工艺中可知,每个要素的卫生和化学安全都直接影响食品包装安全。比如,印版制作中是否使用环保溶剂;印刷用油墨是否含有苯等有害物质(虽然食品印刷专用油墨如今依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绿色环保油墨可以缓解或减轻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在食品方便面的包装中,依然存在调料包的印刷是否与食品接触的问题;印刷机的卫生安全同样影响食品包装安全(通过走访调研,目前很多印刷企业接单时并不区分食品、日用品等产品包装,进而导致因标准不同而污染食品问题的发生);精美的图案也会增加印后加工的工艺工序,上光油是否含有苯溶剂等也同样会影响食品包装安全[3]。包装印刷的安全与否会直接影响食品包装的安全性能,从而影响食品的安全。
           \\
图2    野蛮物流给食品包装造成的伤害
    2.4 包装工艺
    包装工艺可称之为将食品变成商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包装环境的卫生安全和包装工艺技术的科学性是食品安全的保障。例如,无菌包装技术是牛奶、果汁最为常见的包装形式,该技术可在常温下长时间保持新鲜,而且具备耗能低、耗用包装材料少、制造成本低、包装效率高、便于长途运输、废弃包装可回收再循环利用等优势。气调保鲜技术在水果和蔬菜包装中应用最广,其可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延长货架寿命。然而,科学的包装技术需要在合理安全的包装环境下才能确保食品与包装的有效结合,进而得到让人们放心的安全食品。
    3 绿色环保包装是未来食品安全的保障
    绿色包装又称“无公害包装”或“环境友好型包装”,国际上普遍认为绿色环保包装应该符合3R1D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可降解[4]。绿色环保包装的实施,要经过包装设计师对食品性能的分析,选择合理安全的包装材料,进行减量化包装视觉设计和结构设计,避免过度包装和印刷因素对食品安全造成物理、化学、微生物的侵害,从而使食品包装全生命周期处于绿色过程。针对传统食品包装对食品安全带来的影响分析,可以主要从以下3方面来提高我国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3.1 提升包装设计师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安全意识
    不论是视觉设计亦或是结构设计,每一款包装都离不开设计师的设计,食品包装同样如此。不断提升包装设计师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安全意识,可以更好地确保食品安全性能。传统的设计师通常只会考虑包装的基本保护功能,很少关注消费者在食用后包装被遗弃等后续回收再利用问题,故包装材料的可回收再利用成为保护环境的一项基本要求。此外,包装材料的绿色卫生性同样也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在包装基本的说明功能上,传统设计师一般也只会考虑图案和文字如何更好地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如何提高产品销售量,而不去考虑由此带来的印刷问题,如印刷中挥发性有害物质对食品内部的迁移影响。绿色环保包装材料无疑不是食品包装最佳的选择,包装设计师在进行食品包装设计时应更多选择安全的材料,确保食品包装材料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使用的全部过程中都能保障其安全。在包装设计方面,包装设计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寻找视觉扁平化设计,简约而不简单;结构材料减量化设计,从而达到保护食品安全目的的同时降低包装成本。
    3.2 不断更新法律法规,提高检测水平,加强企业监管
    至今,我国尚未出台完整、完善的食品包装安全法律法规,现有的QC标志是食品包装安全认证标志,其为食品包装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5]。绿色环保包装产品没有相关标准,其印刷也没有相关工艺标准和要求,这无疑使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包装原材料生产企业、食品包装印刷等相关企业无法可依,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网络进行项目接单,在整合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包装印刷企业在印刷日用品包装的同时也会印刷食品包装,容易导致交叉污染,难以确保食品包装印刷的安全性。通过资源整合,食品包装印刷企业只提供食品包装产品的印刷,进而提高食品包装安全的检测水平,此举不仅是简单地保证食品物理性状完好无损,更多的是让人们关注潜在的挥发性有害物质检测,也是确保食品包装安全的手段之一。
    国家政府要不断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有关经验,加强对食品企业、食品包装原材料生产企业、食品包装印刷企业等相关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完善食品包装安全检测手段,从而确保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处处做到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最终确保食品安全。
    3.3 不断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辨识能力
    消费者作为食品包装的最终使用者,对食品安全提出的要求应该受到食品企业、包装设计师和食品销售商更多地关注。消费者也应该不断改进消费观念,避免出现为买包装而买食品的“买椟还珠”现象。消费者需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而非精美华丽的食品包装,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过度包装。如今网购已成为一种时尚,在网购食品成为一种消费模式的同时,网络食品品牌也在不断增加,网络食品安全隐患也随之出现。只有消费者留意网络食品包装上的QC标识、关注网络食品生产日期等信息才能有效保证食品安全。
    在追求环保低碳的今天,绿色是主流,更能体现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生活追求。只有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时,绿色环保包装才能成为食品包装的趋势,才能使食品包装相关行业不断的改革创新,向绿色环保道路前行,从而使绿色环保包装成为未来食品包装安全的一种有力保障。
    4 结语
    我国作为食品生产和销售大国,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只有通过国家、社会、消费者等相关方面加以关注并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安全流通,确保食品包装相关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确保人们食用到健康营养的食品。发展绿色环保包装是确保未来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食品卫生通则.
    [2] 唐玉.影响食品安全的包装因素分析[J].中国包装工业,2012,(6):28-29.
    [3] 王宏洋.绿色印刷的设计与评价[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6,(3):8-10.
    [4] 戴宏民,戴佩燕.绿色包装发展的新趋势[J].包装学报,2016,(1):82-89.
    [5] 朱建萍.论食品的安全包装[J].食品科学,2006,(11):566-569.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1号楼10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