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会“吃”

2019-10-16 10:53:52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 王嘉宝

“一会儿吃什么呢?”“这个好香但是否干净?”你是否每天也有类似的困惑?中国,这个舌尖上的国家,单凭美食就可以讲述5000年的历史;北京,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藏着各个地方独特的味道。笔者生在北京但在美国读书,因此对国内“家的滋味”更加珍惜。自豪于中华美食文化的同时,笔者也关心着食品的安全性问题。2019年夏天,笔者作为志愿者很幸运地参与了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相关活动,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政府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治理的决心和成果。忘不了北京市花市小学的孩子们在开幕式上朗诵“食品安全三字经”的场景:小朋友们灿烂美好的笑脸,让全场人的嘴角跟着他们不自觉地上扬,稚嫩可爱的声音充斥着诺大的会场。伴随着全场热烈的掌声,笔者更加认识到“食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会“吃”才是对健康最大的保障。

目前,中国的食育还处在初始探索阶段。在国外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的国外“食育”做法对我国有着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以美国为例,1999年9月,美国在初、高中实施了“可食校园计划”——由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DA(美国农业部有机认证)与NSTA(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共同研发了针对中学生的食品科学补充课程和教材,重点传授“从农田到餐桌”及“从食品加工到消费”各环节中的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教会学生种植、辨别、烹饪食物;了解细菌在食源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并掌握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降低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方法等。与其说美国的“食育”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不如说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

日本是“食育”一词的发源地,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饮食教育的《食育基本法》,并指出食育的对象是儿童,需通过多种途径使接受食育的人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培育有关“食”的思维方式,以实现健全的饮食生活。日本的食育主要包括:通过食育改善家庭、人际关系;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儿童参与食物生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食物观、生命观、世界观;不同教育阶段的食育内容应循序渐进等等。归纳而言,美、日食育的共同点是:食育要从孩子抓起,认识、感知、选择食物是重要的学习生活能力,也是智育、德育和体育发展的基础,正所谓识“食物”者为俊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症、高血压等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吃什么、怎么吃”成为众人的困扰,因此食育显得尤为重要。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与阿里巴巴生态系统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进行合作,开展“答答星球”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互动答题活动,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答题人数超过2000万,总答题次数达到24.6亿人次。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在食品安全基础知识上还存在着大量的认知误区和盲点,说明中国公众“识食物”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也预示着中国的食育发展刻不容缓。

借鉴国外食育的经验做法,笔者认为中国的食育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食育的目的是引导、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像那首早已烂熟于心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物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生产者劳动的结晶。食育既是知识教育、常识教育,也是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其能让孩子在认识食物、选择食物、掌握食品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加切身体会到动植物生命及劳动的可贵。其次,食育的内容是文化的传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代表性食物,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吃饺子等等,就如同美国复活节吃火腿、感恩节吃火鸡一样,只有将食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将传统文化“吃在嘴里,内化心中”,食育才能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第三,食育的作用是维系和增进感情。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讲究吃团圆饭,无论是家庭成员共同进餐,还是学校一起吃饭,都是加强交流、增强凝聚力的良好途径。最后,食育的实现路径是循序渐进。食育从孩子抓起毋庸置疑,但食育的具体内容要根据年龄、区域等不同因素分类施策,例如日本幼儿园及小学阶段的食育注重防止偏食、珍惜食物、掌握吃饭礼节等;日本中学生则要学习食品的特征,掌握健康饮食知识,这些做法都值得我国借鉴。

《礼记·礼运》指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仪始于人们饮食行为的规范。今天就让人们从食育开始,沿着脑子里的美食地图,学会吃得开心和健康吧。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8

京ICP备09075303号-1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1号楼10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业务咨询:010-88825689   值班电话:010-8882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