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3M 虚位以待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商情服务 > 食安科普 >

安徽一夫妇因误食有毒蘑菇死亡

时间:2012-08-29 14:11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山里的野蘑菇,味道鲜美,然而也有很多野蘑菇毒性极强。休宁县一对夫妇就因误食有毒蘑菇于昨日死亡。记者了解到,类似悲剧在黄山市几乎每年都上演,专家称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擅自食用。 8月26日,家住休宁县商山镇的程姓夫妻,凭借
杂志专区        内容摘要:山里的野蘑菇,味道鲜美,然而也有很多野蘑菇毒性极强。休宁县一对夫妇就因误食有毒蘑菇于昨日死亡。记者了解到,类似悲剧在黄山市几乎每年都上演,专家称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擅自食用。 8月26日,家住休宁县商山镇的程姓夫妻,凭借长期生活在山里的“土经验”,采摘了一些野…
  山里的野蘑菇,味道鲜美,然而也有很多野蘑菇毒性极强。休宁县一对夫妇就因误食有毒蘑菇于昨日死亡。记者了解到,类似悲剧在黄山市几乎每年都上演,专家称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擅自食用。
  8月26日,家住休宁县商山镇的程姓夫妻,凭借长期生活在山里的“土经验”,采摘了一些野生蘑菇,晚饭时炒了食用。第二天上午,妻子金女士身体出现不适,丈夫立即将金女士送往医院就诊。经过医生检查和初步治疗,认为金女士是食用了有毒蘑菇,且病情危重,建议转往黄山市人民医院。与此同时,其丈夫也出现类似症状,被送往医院。
  27日下午,夫妻两人均因病情危重进入重症监护病区(ICU)。昨日,金女士和丈夫因中毒严重相继死亡。
  黄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说,该院每年都会碰到因食用毒蘑菇(毒蕈)而中毒的病例。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黄山市休宁县等地几乎每年都有吃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因此致死的悲剧也屡屡出现。专家认为,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可能不采摘野生蘑菇食用。
  小贴士
  野生新鲜毒蘑菇一般较黏滑,菌盖常沾些杂物或生长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等颜色,折断菌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菌面折断后易变色。
  链接
  毒蘑菇中毒临床表现
  1.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
  2.溶血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溶血性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
  3.肝损害型:初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肝大、黄疸、出血倾向和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发生肝性脑病而死亡。
  4.神经精神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汗、流涎、瞳孔缩小等,严重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觉、谵妄、昏迷甚至呼吸抑制而死亡。(第一食品网)
食安中国
(责任编辑:杨俊)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视频中心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2年11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2-09
2012-08
2012-07
更多>>
  行业展会
仪器设备展
 友情链接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