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饼出炉后不仅外观呈蟹壳黄色,切开后的纵面层数还不得超过30层——这才是“正宗”的北京火烧。包括了300多种小吃的《民间传统小吃》行业标准已经由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完成初稿,其中的部分品种已“照此”实施。像规定奶酪扣碗后不许掉、门钉肉饼咬开应有油汁儿、褡裢火烧分量需达到200克等。
据了解,以往食谱中常见的“少许”、“适量”等模糊字眼,在《民间传统小吃》行业标准中将不会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精确到厘米、毫米、克的数字。如烧饼必须直径6厘米、厚1厘米;褡裢火烧长度12厘米,高和宽都是两厘米,分量需达到200克;门钉肉饼每个面剂子须20克,成熟后夹馅的成品在50克,并允许有0.5 克的上下浮动。
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会长侯嘉表示,这一标准并非强制执行,以前老字号的“老爷子”都是凭经验感觉来操作,没有固定统一的参考,为了保证顾客吃到嘴里不走味儿,也为了老字号技艺在传给接班人时有标准可循,不会失传,协会因此决定拟定传统小吃标准,以保护小吃的“正宗”、“原味”。
据悉,目前在征得老字号传承人的同意后,后海九门小吃经营的老字号已开始使用这一标准。
记者注意到,就像当年的“馒头国标”引发网友热议一样,传统小吃标准也引起网民的兴趣。有市民担心,小吃源自民间,而且各家有各家的味儿,不是单凭一组数字就能“框”住的。一位网友指出,肯德基和麦当劳虽然执行标准化生产,但二者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谁吃着肯德基的汉堡和麦当劳的汉堡一个味儿?如果同类商品都按精细到盐加几克、醋加几毫升的标准生产,那么可乐分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又有什么意义?狗不理包子、南京小笼包又有何区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