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3M 虚位以待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技术前沿 > 食品追溯 >

肉食品屠宰加工RFID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时间:2008-04-01 16:06来源:* 浏览次数:
肉品屠宰与加工过程的可追踪与追溯性,是肉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并且其具有相当的技术难度。所谓可追溯性概念,是引自用于质量保证的ISO8042标准,其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是由法国等部分欧盟国家在国际食品法
杂志专区     

    肉品屠宰与加工过程的可追踪与追溯性,是肉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并且其具有相当的技术难度。所谓可追溯性概念,是引自用于质量保证的ISO8042标准,其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是由法国等部分欧盟国家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会议上提出的旨在作为危险管理的措施,在一旦发现危害健康问题时,可按照从原料上市至成品最终消费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必须记载的信息,追踪流向,回收未消费的食品,撤销上市许可,切断源头,消除危害减少损失。因此,这一概念的引入,立即引起与会各方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均认为,可追溯性应该是危险管理的重要措施施。

 
   在肉食品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要素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肉品从“繁殖-饲养-屠宰-加工-冷冻-配送-零售-餐桌”全流程各个环节的可追踪性与可追溯性,我们必须确保肉食品供应链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屠宰和加工环节的信息的准确性,否则,1~2%非准确性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后果都将是十分严重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和加工企业非常依赖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来提升其效率和促进销售了,使用了像MRP、ERP、OA、CRM等大量的系统。但是,许多的市场调查研究报告均标明,在许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使用中,由于数据的来源和采集问题没有实现自动化,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岛,信息化系统的运行远远不如计划的流畅,系统的作用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采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就能较好地将加工物品和加工工序员的数据从加工的源头一直到进入仓库和出库管理,非常好地自动采集起来,并且将批次管理变成单件实施管理,增加了生产加工过程的透明化,及时提供各种加工信息给各种企业信息系统进行使用。解决了数据的自动采集问题,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才能接近或达到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视频中心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2年11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2-09
2012-08
2012-07
更多>>
  行业展会
仪器设备展
 友情链接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