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点市场需求庞大
3年内,大众早点“帮帮车”已经遍布全市350个网点。奥食卡餐饮公司副总经理戚声隆说,本市早点市场年销售额约25亿元,市场需求庞大。
“帮帮车”能发展,靠的是高度组织化的公司运作。但目前大量流动食品摊贩处于无序状态,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对650个摊位样本的调查表明,98.77%为个体户;83.7%的摊贩无健康证明;近30%摊贩原料来源可靠,其余来源难以识别或难以追溯。
为此,一种立法思路是:管理既要坚持疏导,又要按可追溯的要求,着力减少“流动摊贩”。
定时没问题定点有疑问
减少无序流动摊贩,法规草案提出“实行食品摊贩按特定区域和时段经营”。
“特定时段没问题,目前大部分流动早点车集中在上午6时30分到9时30分出摊,这段时间正是早餐时间。”戚声隆说,问题是“特定区域”如何划定。
“特定区域不能偏僻,否则失去了市场,无疑是画地为牢;但如果集中分布在地铁、公交站点,那对急着赶路的人来说,却又要遭遇行路难了。”市人大代表向小丽说,法规可以明确食品摊贩不得擅自占用道路、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及其他公共场所设摊经营;经批准临时占用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应当保持摊位周围的市容环境卫生整洁。无论如何,“特定区域”因势利导合理规划,将考验职能部门对不同利益需求的“平衡能力”。
“属地化管理”分工明确
“几年来,‘帮帮车’最痛苦的就是,虽然隶属于合法企业,但因临时占道,只能无证经营,工商、质监多个部门都说无权发证。”戚声隆说,法规草案却让他看到,“定时定点”经营表明临时占道合法化,流动摊贩“组织化”经营,正在成为可能。
食品摊贩要取得合法身份,应该向谁申请;取得许可后,由谁来监管?立法透露出的方向是:尝试职责明确的属地化管理。
“明确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对食品摊贩管理的主体资格。”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瞿钧在审议结果报告中说,工商、食品药监部门各司其职,实施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来源可追溯;城管执法则重在经营时段、区域及环卫状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