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到“问题商品”怎么办?
老百姓离“放心消费”有多远?
面对群众反映的消费热点、维权难点,“放心消费保护行动”在我省启动。
“一元钱”投诉彰显维权意识
不久前,竹溪县工商局接到一笔“一元钱”投诉。
消费者凌某反映,办理快递业务时,快递公司未征得他同意,强制开通了一元短信提醒业务。时隔多日,凌某都未收到提示信息。
接到投诉,工商调解员迅速介入,快递公司不仅向凌某道歉,还由此制订出台了服务规范。“消费者为一元钱投诉,说明维权意识大大增强。”调解员介绍。
面对消费者不断增强的维权意识,梳理消费者反映的热点问题,全省工商系统正在加大消费侵权行为查处力度。他们将农村家电、房地产、建材、成品油、汽车等确立为重点监管领域,集中监督检查。
据统计,去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共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7227件,案值3447.69万元,均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一条热线畅通维权渠道
去年7月12日,十堰12315热线接到来自新疆的投诉。
新疆用户阿吉木反映,他在十堰某工贸有限公司购买了4台“东风”大力神车辆,回疆多日拿不到车辆合格证,入不了户。
经工商部门多次协调,经销商与东风汽车公司销售部联系后,重新为用户核发了4辆汽车的合格证,并补偿用户3000元作为等待期间的生活费及差旅费。这一处理结果,阿吉木非常满意。
绵绵电波,架起消费者和工商部门的连心桥。工商制订了“消费者申诉回访制度”、“消费者申诉首问责任制”,确保消费者投诉回复率100%。
为方便百姓投诉维权,除12315热线,工商部门还推进基层维权网络建设。
目前,全省已在3398个社区、22892个村、5156个商场、11547个企业、5670个学校,设立了12315维权站点,城市社区和村的覆盖率均超过90%。
去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共受理申投诉57777件,调解成功5661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130.25万元。
一项查验制推动经营者自律
去年10月,十堰一家超市接到工商部门的5000元罚单。
消费者胡某投诉说,她在某超市购买了西安“秦生园”牌月饼,回家后竟发现月饼里有一只苍蝇。
既要监管,更要自律。据了解,我省正在创新监管机制,推动经营者加强自律。
比如,在食品监管中,建立进货、销售台账制,确保“问题食品”可以追溯源头;和全省县城以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食品、家用电器、建筑装饰材料、电线电缆、汽车配件、卫生洗涤等重点商品经营主体签订商品质量承诺书、建立进货查验制度。
据透露,为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增强食品经营户的自律意识,督促基层工商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我省今年将试点推广“食品购假工商先赔”制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