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食安中国网,今天是,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鼠)农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天津海河酸牛奶吃出玻璃渣不处理 “放心奶”让人难放心

时间:2012-05-09 14:36来源:中商食品安全网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热情受到巨大的打击。随后的这几年,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时萦绕在乳制品行业乃至著名企业头上。风波不断的乳制品行业时不时被推上风口浪尖,就连老酸奶也和臭烘烘的破皮鞋扯上了关系,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敏感
电子杂志     

  内容摘要: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热情受到巨大的打击。随后的这几年,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时萦绕在乳制品行业乃至著名企业头上。风波不断的乳制品行业时不时被推上风口浪尖,就连老酸奶也和臭烘烘的破皮鞋扯上了关系,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敏感的神经一次次被刺激。然而消费者在频频的...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热情受到巨大的打击。随后的这几年,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时萦绕在乳制品行业乃至著名企业头上。风波不断的乳制品行业时不时被推上风口浪尖,就连老酸奶也和臭烘烘的破皮鞋扯上了关系,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敏感的神经一次次被刺激。然而消费者在频频的刺激之下似乎并未让相关乳企警醒,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仍在剧烈上演。天津海河乳业最近又遭消费者投诉,称在其生产的茯苓酸牛奶中吃出玻璃渣,而海河乳业却迟迟不处理,其恶劣的态度已让众多消费者失去了信心。

  4月30日,天津市消费者赵小姐在洪湖中路奶站订购了一瓶天津海河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脂风味发酵乳茯苓酸牛奶(生产日期:4月28日;保质期:7天;规格:200ml/瓶)。5月1日晚,赵小姐快喝完的时候竟在瓶子底部喝出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玻璃渣,还扎伤了左边的舌头,当时就流血了。赵小姐仔细一看,那玻璃渣跟瓶子的玻璃很相似,但观察之后发现瓶子却完好无损,赵小姐疑惑着这玻璃渣到底是怎么混进去的?5月2日,赵小姐多次致电海河乳业,但该司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据赵小姐反馈,她已连续两个月订购海河乳业的茯苓酸牛奶,令她难以置信的是,自己信任的牌子却出现了这样的安全问题,让她感到十分失望。作为消费者,赵小姐表示一定要海河乳业给出合理的说法。

  相关媒体将赵小姐的相关投诉信息反馈给了天津海河乳业有限公司,希望及时联系消费者进行处理。没想到几天过去了,赵小姐称海河乳业从未联系过她,更别说处理了,这让她感到很气愤,她也不断地在联系海河乳业,但该司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编辑再次致电海河乳业时,对方的客服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好不容易有一位接线员拿起了电话,却说不清楚此事,需要向相关人员问清情况再回复,态度极其恶劣,而直至相关媒体编辑发稿前,仍未得到该司的任何回复。

  海河乳业自称“海河奶是放心奶”,但消费者在茯苓酸牛奶中喝出玻璃渣后,海河还能冠冕堂皇地说是“放心奶”吗?“放心”到底体现在何处?一个号称是集奶牛饲养、乳与乳制品科研、生产、培训、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现代化股份制企业,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却如此傲慢,海河公司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忽视和售后服务的傲慢如何能让人相信其生产出来的是“放心奶”?海河乳业自欺欺人的态度令人不解,一方面声称是“放心奶”,另一方面又做违背“放心奶”的事。消费者并不是傻子,至少还能分辨得出何为“放心”,何为“不放心”。海河乳业“放心奶”的承诺如同一纸空文,空有其表之下将品质和信誉埋没,也将消费者合法权益埋没。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全脂风味发酵乳茯苓酸牛奶中出现玻璃渣,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幸运的是消费者的舌头只被扎了一小个伤口,倘若因此事而对消费者造成更大的伤害,海河乳业是否还会继续漠视?何况消费者只要一个说法,但海河乳业缘何无动于衷?

  编辑在网上一搜,关于海河乳业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差评比比皆是。众多网友都称海河乳业只是天天在自吹自擂是“放心奶”,对消费者关于质量问题的反馈却不重视。更多消费者还是对海河乳业的售后服务感到愤愤不平,甚至有人感慨:“连服务意识都没有,我们的企业何谈走出去?何谈屹立于民族之林?何谈让国人都买国货?何谈进步?何谈民生?何……”可是消费者抱怨了又如何?愤怒了又如何?海河乳业似乎听不到消费者的呼声,还是始终装聋作哑,究其原因也只有海河自己知晓。

  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前都被当成是上帝,可为何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抛之脑后了呢?这不应成为企业的一贯作风。食品企业是良心企业,无论产品出现问题实属于何种原因,企业都有责任有义务去落实情况、调查具体原因、采取实际行动提升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而不应逃避问题,有意不去处理。

  产品出现问题都在所难免,也可以理解,关键是出了问题以后生产方的态度。消费者要的就是一个态度和说法,但即使有生产企业澄清,消费者恐怕也会在心中形成阴影,久久不能散去。可悲哀的是,海河乳业连说法都未能给出,频频触碰消费者的心理底线,丧失的到底是企业自身信誉还是消费者的信任?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基础已经很单薄了,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将使民意大肆沸腾,引起消费者一片质疑。海河乳业不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放在眼里,难道就不怕日积月累下丧失了众多消费群体吗?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6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