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食安中国网,今天是,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鼠)农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商情服务 > 食品安全常识 >

用一次性筷子做笋干? 记者实验后发现并不可行

时间:2013-05-22 14:02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用一次性筷子做笋干炒肉,好吃哦近日,一位认证网友在微博上发出这样一条图文并茂的消息,用12张照片演示从筷子制作成笋干的全过程,引起轰动。难道在餐馆里经常吃的笋干是一次性筷子的化身?记者近日按照网上提供的步骤一步步进行实验操作并采访专家,结果
电子杂志        “用一次性筷子做笋干炒肉,好吃哦”——近日,一位认证网友在微博上发出这样一条图文并茂的消息,用12张照片演示从筷子制作成笋干的全过程,引起轰动。难道在餐馆里经常吃的笋干是一次性筷子的“化身”?记者近日按照网上提供的步骤一步步进行实验操作并采访专家,结果验证一次性筷子根本没有软化,更变不了可以吃的笋干。
  筷子浸泡炖煮并未变软
  网上公布的筷子变笋干流程大致是:把普通的一次性免洗筷剪成适当大小,加入高度白酒浸泡两到三天;两天后加入白糖、食盐、酱油,再用小火炖煮,起锅后倒入空瓶子内,上盖放置一段时间,筷子把汤汁全部吸收后,就变成了非常接近笋干的样子。
  真的能让筷子变成笋干吗?为考证这一过程是否真实,从5月18日到5月21日,记者如法炮制,按照网上提供的步骤实验,但经过浸泡、炖煮后,并没有发生“奇迹”,筷子依然很结实很坚挺,没有变软,完全看不出一点像笋干的迹象。
  “笋干筷子”微博被标注为“不实消息”
  事实上,这个传言早在2010年就曾在网上流传过。当时科学松鼠会成员@植物人史军就按该方法试了一次,得到的结果与记者此次操作的一样,一次性筷子跟笋干的柔、韧、脆有天壤之别,不可能变成笋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
  记者昨日查询到,上周发出的这条微博很快被多人举报是不实信息,5月15日21时,发布此微博的博主自辩称,“此微博不是说社会餐馆有此行为,不是举报帖,不是新闻帖,完全为单纯自娱自乐帖子,调侃吃货而已”。
  目前新浪微博管理方已将这条微博标注为“不实消息,已处理”,对微博发布者扣除信用积分,账号禁言和禁被关注7天。
  实验
  筷子形状未发生任何变化
  实验样品:普通木筷子若干,常见的竹筷子若干,60度的东北高粱酒,白糖、盐、酱油等。
  实验过程:将普通木筷子和常见的竹筷子分别剪成小段,放入从市场上买来度数为60度的东北高粱酒,浸泡两三天。
  两天后依次加入白糖、盐、酱油,再倒入锅中,放在电磁炉上炖煮,很快这些筷子就吸收了汤汁,倒入密封盒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筷子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被剪成小段的筷子只是由于吸收了酱油,颜色变得深了,但形状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变软的迹象。
  分析
  乙醇无法溶解筷子纤维素
  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昨日表示,一次性筷子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在餐饮厨房这样的条件下根本没有办法去除而变成笋干。
  其中,一次性竹筷子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都是很难软化的,而木筷子的材质一般是速生林,这类木材的木质虽然比竹子更软一些,但木纤维也是不可能经过白酒、家用调料软化。一般在造纸厂最起码要有5到6个气压,在150-160摄氏度的高温下对其密封加热三四个小时,才有可能软化纤维素。因此一次性筷子不可能变成笋干。
  另外,筷子中的这些纤维素没有任何营养,人吃了并不能分解,只会将其排出体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市场上见到的一次性筷子的纤维化程度很高,纤维素是一种结晶状态的,不溶于醇,用乙醇是溶解不了纤维素的。
(原标题:一次性筷子变笋干?记者实验后发现并不可行)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5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