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食安中国网,今天是,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鼠)农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技术前沿 > 添加剂类 >

要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剂”

时间:2013-08-24 10:46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近日,美国一家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在百事可乐的焦糖色素中检测出了含有可能致癌的4-甲基咪唑(4-MEI),这种致癌物质与饮料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焦糖色素有关。之后,百事大中华区称,多个权威机构认为其饮料中的焦糖色素是安全的,但同时承诺,将使用改变生产工
电子杂志      近日,美国一家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在百事可乐的焦糖色素中检测出了含有可能致癌的4-甲基咪唑(4-MEI),这种致癌物质与饮料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焦糖色素有关。之后,百事大中华区称,多个权威机构认为其饮料中的焦糖色素是安全的,但同时承诺,将使用改变生产工艺,降低焦糖中的4-MEI含量。

  又是一起因食品添加剂而引发的事件。

  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根雪糕中含有十几种食品添加剂,一盒方便面中甚至含有二十几种食品添加剂。而在不少消费者的眼中,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了不安全食品的代名词,甚至很多消费者认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越多就意味着食品安全的风险越高。那么,这些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到底安不安全呢?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要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笔者对超市中销售的食品进行调查后发现,几乎所有的食品中都使用了多种不同的食品添加剂。不少品牌的雪糕、饮料、饼干、蛋糕、薯片等食品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达十几种。

  笔者在随机采访中注意到,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食品中种类繁多的添加剂,有或多或少的担心,而这种担心和不信任,缘于他们对食品添加剂的不了解。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笔者,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等感官特性,还有满足食品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用,大致可以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分为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膨松剂、稳定剂等。在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为2300多种,加上200多种营养强化剂,共2500多种。

  比如一根雪糕,里面包含的食品添加剂一般有乳化剂、增稠剂、着色剂和食用香精等。乳化剂主要是酯类,它能让雪糕里的小脂肪滴变成丝瓜瓤状的一种物质,还能锁住小气泡,让雪糕吃起来有一种蓬松的、入口即化的口感;增稠剂主要是胶类物质,能让雪糕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口感,吃起来更加浓稠。

  关于添加剂中常见的防腐剂,朱毅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没有防腐剂,食品特别容易腐烂,因食物腐烂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几率就特别大,而有了防腐剂后,这个几率就会大大下降,在没有冷链环节时,防腐剂的存在可以让食品中细菌的繁殖得到最大限度的遏制。

  按照专家的说法,简单地将食品添加剂视为危险的看法是完全不科学的,相反,正确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提升食品品质、保护食品安全都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要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剂”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消费者会对食品添加剂有如此深的偏见?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消费者没有正确区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

  关注食品安全的消费者应该记得以下新闻事件:

  今年6月,江西等地的松花蛋生产企业被查出在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工业用硫酸铜;2012年,广东等地执法部门查出部分企业在酱油生产过程中非法使用非食用工业盐水;2008年,三鹿奶粉等婴幼儿奶粉被查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三聚氰胺,造成大量婴幼儿出现肾结石,并导致数名婴幼儿死亡;2006年前后,亨氏番茄酱以及部分地区的红心鸭蛋等食品中被查出使用了非食用物质苏丹红……

  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正是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罪魁祸首。

  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看似与食品添加剂有关,但其实是非法添加剂问题。朱毅介绍说,比如臭名昭著的三聚氰氨、苏丹红等,它们不是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中的“成员”,而是“非法添加剂”。是不法商贩为节省成本,将工业原料等非食用物质添加到了食品中,导致食品安全事件。

  专家认为,消费者理解的由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了非食用物质,另一个是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朱毅举例说,曾经发生的“染色馒头”事件,添加的是一种叫柠檬黄的色素,柠檬黄可用于果汁饮料、碳酸饮料、糖果等,但如果用于馒头里,就叫做超范围添加。

  有媒体在分析2013年上半年北京市下架产品名单后发现,超四成的下架产品下架的原因是食品添加剂超标。

  监管部门要进行动态管理

  那么,如果在限量范围内正确使用,能否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呢?百事可乐食品添加剂事件就涉及了这个问题。

  对于4-甲基咪唑的致癌性一直就有很大争议。美国食药物管理局对此称,小剂量食用较安全,除非每天喝1000瓶听装可乐才会致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也表示,4-甲基咪唑是在以亚硫酸铵为原料生产焦糖色素时产生的,目前并无导致人类致癌的证据和案例。

  “添加了焦糖色素的可乐的颜色呈现焦糖色,这种颜色更加诱人,但这种功能性在改善食品中是最弱的一种。如果我们闭着眼睛吃的话,实际上是完全没有必要去加焦糖色素的。”对于可乐事件,朱毅说,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判断不是一成不变的,去年卫生部又公布拟停止使用38种食品添加剂,这并不是因为这些食品添加剂出了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必要或有新的、更好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替代。因此,朱毅提醒,在现有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判断的基础上,要把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必要性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去考虑。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部副主任韩军花表示,“食品添加剂在可不可以使用、有没有必要使用或者多大量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都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会加大专门针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和必要性的科学研究,根据研究进展不断调整标准。”

  食品专家也表示,目前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研究还停留在安全不安全层面上,而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因为有些添加剂的危害可能是现在科学研究所未发现的,因此监管部门应对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必要性提出更高要求和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层面将食品添加剂的风险降到最低,保卫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cuiyc)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5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