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住北京的人或许对烤鸭不以为然,可要问起不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北京烤鸭”应该算是最有名的北京菜。当年在奥运村里,北京烤鸭是最受欢迎的菜品,一天消耗量达到600只;而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在除夕夜仍不忘点上两份北京烤鸭的消息,也漂洋过海来到国内传为美谈。
朋友来了,大家总免不了要带着去尝尝烤鸭,可是,全聚德、便宜坊、鸭王的烤鸭究竟比普通的烤鸭好在哪?点菜时所谓的普通烤鸭和精品烤鸭又有什么区别?就算您是一个老北京,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吗?记者也带着这些问题,踏上了追寻北京烤鸭“老家”的旅程。
有生命的“基因库”
地道的北京烤鸭,原料一定要选用“北京鸭”这个品种。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金星鸭业南口北京鸭育种中心,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北京鸭保种场,应该算是北京烤鸭的“老家”了。
在中心1200多亩的土地上,培育着15个品系的北京鸭,每年可以提供优质种雏60—80万只。在南口北京鸭育种中心场长闫磊看来,这就是一个活着的“基因库”。
防疫之严格,是“基因库”给人的最深印象。进入中心第一道大门,记者就被要求换上胶鞋、披上白大褂,经过初步的紫外线消毒后,穿过浸着消毒药水的走廊,才算“过关”。
可是靠这身装扮,连鸭子影子都见不着。在办公区,工作人员拿来了从头顶蒙到脚踝的防护服,我们终于穿戴合格了。
虽然中心占地面积不小,鸭舍的数量却并不多。“我们设置了大量的绿化带,鸭舍的布局和密度都有讲究,这也是从防疫的角度考虑的。”闫磊一边走一边说。
除了有湿帘通风降温,随时能够从水帘上喝水,鸭儿们还能从鸭舍侧面的小门走到露天的院子里吹风晒太阳。而一旁的饲料搅拌器,则为它们提供着营养均衡的食物。在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鸭儿们按“一夫五妻”制组成家庭,过着惬意的生活。
三代培养一个“贵族”
看到有熟悉的工装,鸭儿们友好地凑了上来。“你别看有些毛色不怎么白,这‘变丑’了的,往往还是产蛋能手。”及时的“辩解”中,闫磊对鸭儿的感情流露无遗。
怎样的鸭子才是最好的烤鸭原料呢?闫磊耐心地向记者解释说:“我们通过祖代选育出父母代,再由父母代选育出商品代,只有商品代才推向老百姓餐桌。”
“为什么一定要培养到第三代呢?”
“只有到了第三代,才能表现出最优秀的性状。作为烤鸭的原料,它既有一定的肥度,而且肌肉间脂肪分布比较均匀,肉质细嫩。这和选用第二代甚至第一代鸭子烤出来肯定是不一样的。”
都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时间,想不到养鸭也是这个理儿。这份“贵族血统”也受到了国外大型养鸭公司的尊重,美国的“枫叶鸭”,英国的“樱桃谷鸭”,法国的“克里莫鸭”,都有北京鸭的血统。
挂着“身份证”好寻家
由于鸭的优秀品质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金星鸭业成为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指定供货商,同时,在全国农垦系统内第一家成功实现了北京鸭全程质量可追溯。
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质量追溯的过程:登录“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只要在首页左上角查询区中输入追溯编码,便能通过“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清晰地看到产品名称、饲养企业、加工企业、是否合格、检疫票号等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对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的简单介绍。
而在金星鸭业的内网中,根据追溯编码,还能进一步看到孵化批次、车间编码、入孵日期、出雏日期等详细信息。
“这样,相当于每只鸭子都有了‘身份证’。”工作人员说。据了解,通过短信和语音,也能实现质量追溯查询。
可别小看这貌似不起眼的追溯编码,这样一来,食品从生产到加工的各个环节都有据可查,食品安全和质量得到极大保障。
据闫磊透露,虽然肩负着为北京鸭保种的重大任务,中心在科研方面的脚步也并未停歇。更加节粮、抗病力更强,同时具有天然芳香的北京鸭,是他们努力选育的方向。
下次您再去吃烤鸭,是不是能品出点儿不同的滋味了呢?
■ 延伸阅读
两大古都与鸭的不解之缘
中国是世界肉鸭第一消费大国,一北一南两大古都与鸭都有着不解之缘。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
相传,烤鸭之美,系源于名贵品种的北京鸭,它是当今世界最优质的一种肉食鸭。据说,这一特种纯白京鸭的饲养,约起于千年前左右,是因辽金元之历代帝王游猎,偶获此纯白野鸭种,后为游猎而养,一直延续下来,才得此优良纯种,并培育成今之名贵的肉食鸭种。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种白鸭,故名“填鸭”。不仅如此,北京鸭曾在百年以前传至欧美,经繁育一鸣惊人。
公元400多年的南北朝,《食珍录》中即有“炙鸭”字样出现,南宋时,烤鸭已为临安(杭州)“市食”中的名品。其时烤鸭不但已成为民间美味,同时也是士大夫家中的珍肴。但至后来,据《元史》记载,元破临安后,元将伯颜曾将临安城里的百工技艺徙至大都(北京),由此,烤鸭技术就这样传到北京,烤鸭并成为元宫御膳奇珍之一。
随着朝代的更替,烤鸭成为明、清宫廷的美味。明代时,烤鸭还是宫中元宵节必备的佳肴,后正式命为“北京烤鸭”。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京烤鸭逐步由皇宫传到民间。
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久负盛名,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明代有首民谣:“古书院,琉璃截,玄色锻子,盐水鸭”。古书院指的是当时最大的国立大学——南京国子监;琉璃截指的是被称为当时世界奇迹的大报恩寺,玄色锻子指的是南京著名的特产玄色锦锻,而小小的盐水鸭居然并列其中,可见当时盐水鸭在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南京盐水鸭一年四季皆可制作,腌制复卤期短,现做现卖,现买现吃,不宜久藏。此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故美名曰:桂花鸭。《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桂花鸭“清而旨,久食不厌”,是下酒佳品。逢年过节或平日家中来客,上街去买一碗盐水鸭,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礼节。
南京地处江南,水暖鸭肥,制作鸭馔,享有天然的优势。早在春秋战国《吴地记》中就有金陵人筑地养鸭的记载,可见,家鸭蓄养成已有几千年历史。南京人的餐桌上素有“无鸭不成席”之说,且食鸭很有讲究。
附件:attachment1 attachment2 attachment3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8/25/content_222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