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菜追溯体系的建设对市民的日常生活将是一个质的飞跃,一旦肉菜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市级管理平台,在第一时间锁定源头、追踪流向,依法处置,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目标。然而,记者在连日的采访中发现,由于宣传、商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一系列原因,目前菜贩对追溯体系的普及不积极、消费者认知度热情度低,要在兰州市全面建设“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肉菜追溯体系,有关方面还真得好好使把劲儿。
追溯体系3年后建成
兰州市2011年被商务部确定为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做好试点工作,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兰州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建成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2012年完成市级追溯管理平台和流通节点子系统的软件开发,在2家大型定点生猪屠宰企业、8个大型肉类冷库(冻肉、冷鲜肉批发)、4个城区蔬菜批发市场和10个高原夏菜产地批发市场(蔬菜恒温库)、25个标准化菜市场、15个大中型超市、3个产销对接单位,30个肉类专卖店,50个蔬菜专卖店、100个团体采购单位建设追溯系统;2013年对追溯管理体系完善、提升;2014年扩大覆盖面,在全市主要蔬菜肉类批零市场、定点屠宰厂建设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目前,全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已完成了技术方案的编制、软件集成系统的招标等前期工作,正式进入组织实施阶段。根据进度安排,将于11月开始试运行。
据市商务局副局长王永堂介绍,肉类流通追溯流程从屠宰环节开始,生猪和牛羊在屠宰前后分别对产地来源和检疫、检验信息进行登记;肉品进入批发、零售环节通过IC卡、溯源秤交易,打印交易小票。蔬菜流通追溯流程从批发环节开始,蔬菜进入批发市场首先对蔬菜产地来源和检测信息进行登记,批发、零售环节通过IC卡、溯源秤交易,打印交易小票。消费者可凭小票的追溯码,通过网络、电话、手机和查询机等多种方式,依次查找到肉菜的零售商、批发商、屠宰企业、肉菜来源地等信息。未来也可用市民卡进行肉菜交易电子化结算。
运行成本财政全负担
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市场管理者对于即将在全市试行的肉菜追溯体系都比较认可,也希望能早日运行,但大家并不陌生的“马路市场”则是追溯体系在全市普及中的一块“硬伤”。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肉菜追溯体系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并发挥重要作用,与其良好的商业基础设施有关,就拿“马路市场”来说,在这些发达城市,几乎所有“马路市场”都被清退,取而代之的标准化市场环境好、服务质量高,因此肉菜追溯体系很容易就能在这些城市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兰州市久清不退的“马路市场”一直是困扰着有关部门和标准化市场管理者的“顽疾”,也成为全市全面推广肉菜追溯体系的绊脚石。
“从成本来说,运行追溯体系,每个经营点的成本大约在2000多元。但是,对菜贩来说,这笔经营成本可以完全忽略,因为这笔费用将全部由国家财政拨付。”杨昌旺告诉记者,兰州市内菜流通追溯系统覆盖面广,涉及软件设计复杂,硬件投入量大,维护费用高,在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市财政将根据要求逐步配套建设资金。系统建成后,市级平台的运行维护费用由市财政局列入每年预算进行支付,各流通节点的运行维护费,按属地化管理原则,主要由各县、区财政承担,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工程实施情况安排资金。
同时,全市还将健全培训机制。市商务局将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操作等形式进行培训。主要开展政策、标准和追溯流程等方面的培训,使管理人员熟悉政策、熟知流程、熟练使用追溯系统,还将指导督促经营户正确使用追溯设备,令市场经营户熟练使用追溯设备进行交易。
背景资料
众所周知,去年发生的“瘦肉精”事件中,追溯体系可谓一大功臣。通过追溯体系,职能部门顺藤摸瓜,很快找到了涉事“瘦肉精”的发源地。业内人士认为,肉菜追溯体系确实在应对“瘦肉精”事件中发挥了作用,凸显了肉菜追溯体系的作用和威力,应当积极部署,大力推进。
“可追溯体系对于食品安全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当前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往往距离遥远,地方政府和生产者提高产量的动力远远大于控制质量的动力。但如果农产品可追溯,将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地方政府以及生产者的责任意识。”商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打造正向可查询、逆向可追溯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不仅使消费者获益,农民的权益也可以得到保障,因为这一系统可以在数分钟内迅速追溯到发生问题的产品的批次和产地,便于精确定位、专项整治,避免行业内其他经营者受到波及。
他山之石
德国:吃坏肚子,找食品警察
德国虽然食品安全问题不多,但如果怀疑食物出了问题,民众可以随时拨打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食品与农业部设立的24小时免费的投诉电话。马上会有“食品警察”上门采样,并及时送到权威机构进行检测。结果会在第一时间告知举报者,如果真是食物的问题,相关部门就会立即处理。
日本:可环环追溯责任
日本对所有农产品实施可追溯管理模式。必须记录米面、果蔬、肉制品和乳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农协收集这些信息,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身份证”号码,供消费者查询
(责任编辑:fu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