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年,街边出现"进口食品零售店"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那些标注着产地为"香港"、"台湾"的进口食品,真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吗?
标称产地香港的"萱萱千金香脆豆"其实来自东莞
日前,记者跟随抽检人员来到西堤南路一家进口食品专卖店,在其货架上随机选择了"萱萱千金香脆豆"综合果仁和香辣花生,这两款售价为14.5元进口食品价格标签上,都注明产地为香港。
抽检人员仔细查看食品的外包装后,发现并没有该食品原产地和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不符合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规定。同时,经营者也无法出示该批食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及海关报关单等材料。
工商人员暂扣了这批"问题食品"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家进口食品零售店,于4月初在网上向广州越秀盛海食品商行购进了这批"萱萱千金香脆豆食品。
供应商告诉富阳零售店负责人,"萱萱食品"是香港品牌,委托东莞金麟食品公司生产。因为供应商的发货单上标注产地是香港,所以富阳的零售店就把这批食品的产地也标成了"香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应当标明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事项。而这批东莞产的"萱萱千金香脆豆"标签上没有标明生产者的真实信息,并且虚假标注产地,涉嫌违法。
消费提醒:购买进口食品需查看原产地及境内代理商
明明不是进口食品,为什么要"戴"着进口的帽子欺骗消费者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相对于国内同类食品,进口食品的价格明显偏高,厂家或者供应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将国产食品打上"洋文"标签,冠上"进口食品"的高帽子,以赚取更高的利润。
假冒进口食品主要有两种:一是进口原料,国内分装,冒充进口食品;二是国产原料,国内生产,冒充进口食品。对于形形色色冒似"进口"的食品,不仅是消费者,零售商也需要擦亮眼睛,以防被忽悠。
进口食品可从以下主要感官进行鉴别:
一、看食品外包装材料质地、印刷质量。如发现材质粗糙,印刷模糊,质量较差的,建议放弃购买或向销售者索要相关进口凭证。
二、看中文标识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根据规定进口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符合我国食品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三、看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合格证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会定期公布已经备案的进口商、代理商和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零售商在进货时应注意选择正规供应商,进货前要索取相关批次的进口凭证,对无法提供凭证的厂家或代理商,拒绝向其进货,避免假冒进口食品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