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记者了解到,中国白酒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一些有条件的酒企已把眼光盯向国际市场,着力拓宽白酒产品的出口渠道。
出口可解白酒之困
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控“三公”消费、“限酒令”和白酒“塑化剂”等因素同时作用下,今年以来,中国白酒行业呈现下滑趋势。业内人士指出,面对严峻形势,一些酒企希望另辟路径破除危机,部分有条件的酒企已纷纷把眼光盯向了国际市场,着力拓宽白酒产品的出口渠道。
中国知名白酒品牌贵州茅台2012年出口近1000吨,创汇1.75亿美元,同比增长60%。茅台酒市场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南部非洲及中国重要口岸的免税市场,“茅台酒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逐步形成,并计划在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内的全球重点市场布局销售网络,展开全球化战略。”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季克良说。
不仅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张裕等国内知名品牌在国外市场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消费群体,中国酒业在世界版图上已占领了一席之地。
借鉴经验拓展国际市场
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市场全年白酒消费已达4000多亿元,但作为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距离世界强势酒品牌还有不小差距,存在着开拓国际市场步伐较慢、管理比较粗放等问题。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认为,中国酒业是世界酒类的一朵奇葩,市场潜力很大,发展中应借鉴国外名酒业拓展国际市场的经验。
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友平说,国外一些知名酒企要求对酒体中含有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以科学的数据论证产品,中国的白酒在这方面还存在差距,这是中国白酒走出国门的一大障碍。加强对白酒成分功能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培养国外消费者的认同感
近年来,中国部分白酒业已开始借鉴国外酒业先进的经验迅速发展,取得了产销稳步增长,税收增加,进出口规模明显上升的好成绩。
四川泸州老窖集团董事局主席谢明认为,中国白酒要走向世界,除了学习先进经验,必须讲诚信,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发挥出来,真正做到以品质博人心,还要重视消费文化的培养,塑造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文化认同。“在纺织、陶瓷、白酒等中国传统产业中,白酒最有可能成为走向世界的代表,中国白酒拥有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代表世界蒸馏酒历史的顶级品牌,更重要的是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谢明说。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不断增强,这将持续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白酒登上国际舞台提供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