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4万亩藕塘变湿地 万余挖藕人改行

2014-06-18 10:13:24 来源: 食安中国网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今年是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的第三年,也是攻坚之年,计划集中改造最难“啃”的低端藕塘、废弃坑塘、河滩荒地和拆违用地。市园林绿化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经过三年改造,全市约4万亩藕塘已基本恢复为湿地,清退了万余名外来挖藕人。

  冬季藕塘撒盐致土壤板结

  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要退出藕塘,除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更重要的是大量湿地土壤被破坏。清退藕塘的区县目录显示,三年中,顺义、房山、平谷、延庆等数百到数千亩已清退完成。拥有近3.4万亩藕塘的通州区,地势低洼、易积水,历史上即是北京著名的产藕区。

  “藕塘的土壤板结明显,肥力下降,土壤耕作层都破坏了。”通州园林局发展规划科科长王岩说,种藕除了施肥,冬天为了防止冰冻还要往藕塘里撒盐,如此连续多年,“产藕量下降不说,因为土壤耕作层被破坏,其他农作物也长不起来”。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从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了解到,目前全区已有3.3万亩藕塘被改造成湿地森林,面积相当于8个天坛公园。今年秋季,剩余不到1000亩的藕塘也将改造完成。

  通州清退9500名挖藕人

  据通州区不完全统计,已退出的3.3万亩藕塘,清退了9500余名专职挖藕的外来务工人员。该区藕塘最集中的三个镇是马驹桥镇、台湖镇和张家湾镇。仅马驹桥一个镇,原有藕塘面积达1.7万亩,每年约有6800万公斤莲藕被贩卖到市里以及周边地区。2012年起,马驹桥镇将1.7万亩藕塘逐步从私人承包人手中收回,全部纳入造林工程。

  “先挖沟排水,再深翻、晾晒。”通州区园林局规划科科长王岩,介绍退藕还林的程序。“晾地就晾了一个多月!”王岩说,用大型机械把排完水的地块深翻50至80厘米进行晾晒。随后打碎大块板结土壤,拌入草炭土等有机物,减少水分含量并降低盐碱度,恢复土壤的肥力后,才开始进行造林。两年时间,马驹桥镇退藕造林面积11300亩。今年,该镇藕塘造林的计划是4500亩,主要集中在姚辛庄、团瓢庄等村,截至5月份已所剩无几。因此,该镇最后一批挖藕人也将陆续离开。

  当地农户可改当护林员

  藕塘改造为湿地,在树种的选择上颇有讲究。王岩介绍说,由于藕塘地块土地湿润,地下水位较高,所选的树种多为白皮松、油松、白蜡、柳树、国槐、杨树等耐水湿的树种,在有高压线经过的区域,考虑到安全问题,还要选择植株较矮的品种。同时,对地块挖低填高,营造局部微地形,特别是将低洼处设计成汇水区,通过栽植千屈菜、马蔺、菖蒲等湿生植物,形成湿地生态景观,强化水源涵养、蓄洪防旱、补充地下水等功能作用。

  通过湿地改造、退藕还湿,当地农民将得到经济实惠。北青报记者从通州区了解到,出租藕塘的农民种一亩藕塘一年收益约2000元。改造成湿地后,农民不仅可以拿到一年1500元的土地流转费,还可以担任林地管护员,拿到每平方米4元的管护费用,一年一亩地的收益达4000元,并且旱涝保收。此外,还建的湿地森林形成湿地公园群,真正让通州西部地区居民“出门见绿”。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湿地 万亩 万余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