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浅谈获证企业的监管

2014-09-25 13:50:42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 山瑛 姜翼

  摘 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可以有效确保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的质量,可以完善食品生产法制管理。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食品质量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生存的道德底线。监管部门不能放松对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持续监督,要提高责任意识,保证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食品质量 获证企业 监管

  1 把握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动权

  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就是前移食品安全的关口,当前企业在获得生产许可证之后在必备生产条件、产品质量等方面也存在着问题,不仅“保证难”在困扰着我们,并且随着发证数量的不断增多,证后监管的难度也会增加。这种被动应付的状态如果不加以解决,在监管上只能是被动应付,但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而且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我们还得承担“无限”责任,从生产源头上予以整顿和治理,构建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工作。以前监管食品生产企业时,主要监管无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当这些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证之后就放松的监管,导致有些将生产许可证之后不再重视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淡薄了食品安全生产,促使获得生产许可证之后经常发生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质量监管部门应结合食品获证企业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补缺补差。使食品企业提高认识、明确了责任,进一步了解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规定,监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食品企业履则报告。获证的食品企业、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情况,对于重点的食品企业应适当增加履则报告次数。每个食品企业履则报告结束,监管人员应对其进行书面点评。主要依据对企业的监督检查、产品监督抽查、执法检查、风险监测及企业生产许可整改等情况综合分析、客观点评企业存在的问题,应该进或加强的方面。为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 加强分类监管

  2.1 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和实现程度分为:AA、A、B、C等四个类别。

  AA类企业:具有良好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实现能力、自律能力的企业,并且可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积极承担质量安全的责任,确保产品质量持续保持合格。

  A类企业:具有较好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实现能力、自律能力的企业,可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持续保持合格。

  B类企业:具有基本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的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基本稳定,没有媒体曝光或者消费者强烈反应的质量问题,也没有出现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

  C类企业:具有较差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的企业,在最近三年市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和抽查中出现了两次或者两次以上不合格的情况,或者出现拒绝抽查的现象,或者具有产品质量行政处罚记录,或者经核实媒体曝光或者消费者强烈反应的产品质量问题。

  2.2 主要方式

  各监管部门,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监督检查形式于不同类别的企业。

  Ⅰ、监管部门对对AA类企业进行信用监管,监督其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1、企业每年定期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实现自己承诺的情况,并且积极回应和解决社会各界反映的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

  2、监管部门依据实际情况监督检查企业实现承诺的情况。

  3、监管部门积极支持那些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企业,并且优先推荐其申报名牌或者政府有关的质量奖励。

  Ⅱ、监管部门对对A类企业进行责任监督,监督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具体情况。

  1、 企业每年定期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情况,并且积极回应和解决社会各界反映的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

  2、监管部门依据实际情况监督抽查企业对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落实的情况,对企业每年实施巡查;

  3、组织协调监督工作,监管部门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履行产品质量主要责任的水平。

  Ⅲ、监管部门对B类企业进行常态监督。

  1、企业每年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自身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具体情况,并且积极回应和解决社会各界反映的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

  2、各个监管部门也要依据当地的实际需求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企业有计划有重点的实施巡查;

  3、各监管部门引导企业对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计量以及标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意识以及水平。

  Ⅳ、监管部门对对C类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依据实际的产品风险以及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监管。

  1、企业每年定期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自身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具体情况,积极回应各种产品质疑和解决社会各界反映的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

  2、各个监管部门要将C类企业列为本区的重点监管对象。

  3、监管部门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对企业实施多频次的加严巡查;

  4、各监管部门根据实际的监管和检查情况,约谈没有良好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企业负责人,并且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由各市监管部门根据各个县级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意见及建议进行指导或督办;

  3 加强企业管理职责

  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各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的职责和管理承诺。规定企业各管理部门质量安全职责、权限。并严格按照《对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人规定条件审查记录表》分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度,制定出各部门的职责和各部门人员岗位职责。使得每件事有人管,谁主管谁负责的格局。以制度管人,领导和中层干部以身作则,建立沟通和谐机制。对出现的不合格问题应查找原因及时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并制定出预防措施。

  4 强抓食品生产企业出厂检验

  构建质量保证体系为重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按照《审查细则》中的出厂检验项目,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检验设备和计量检测手段。检验、检测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经校准满足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内方可使用。避免企业间相互借用、随意更换,企业内所有的检验、检测仪器要登记、编号、造册,建立档案。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和质量检验台帐,对生产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实施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与检验、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建立起企业质量档案。并随时对企业的检验情况进行落实监管。对伪造检验结果出厂的产品追究其责任并进行企业整顿,对法人进行处罚。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即使在生产许可中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自检能力,可是有关检验人员缺乏良好的技术能力以及人员流动,同时企业不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无法确保产品的检验效果,存在着检验报告原始纪录信息不全,检验报告结论不规范,各种检验方法的新标准收集不全、检验人员对检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及有伪造检验报告等现象。甚至还出现检验人员不熟练企业检验设备的操作,检验设备不在检定或者校准有效期内的现象等。所以,为了从源头上确保质量,一定要求企业依照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不断完善企业食品盛春燕和检验能力,重视质量问题。此外,为了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检验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检验制度。而自行检验的企业每年要定期到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比对检验,及时发现检验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及时和检验部门进行沟通解决。

  五、增高企业法人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的理念

  《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而食品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安全健康的特殊产品。对于企业而言,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在法人,企业法人只有时刻把食品安全牢记于心,付诸于行牢固树立“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较落后食品生产获证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规模不大、基础条件较差、质量意识淡薄、设备、工艺和质量检测手段落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强化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 通过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开展以《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市场准入制度以及质量管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育、质量警示教育,为他们来补质量课;通过从人员、设备、标准、检验、质量管理等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提出明确要求,使企业明确应具备的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和产品应达到的质量安全水平,使他们常敲质量钟,并严格按GB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要求企业从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设计和布局,建筑材料的内部结构与材料、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食品原料、添加剂是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过过程的安全控制、检验等方面符合《规范》要求。也要认真地引导企业从其内部切实加强和改善质量管理,我们从外部认真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才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6 建立质量档案

  建立质量档案,确保质量安全获证企业目前还存在小企业设备设施不够完善,标准不高、各类质量管理记录不健全,有的原材料进货验收等存在一些问题。 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是为了确保获证企业持续保持必备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档案,档案要包括企业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质检人员登记注册的档案、计量检测的手段、检验设备的档案、原辅材料的管理档案、生产过程的管理档案以及各种质量报表等。还要对食品添加剂档案备案工作进行完善,包括使用添加剂的名称、来源、索证验明、标准要求以及使用量。首先,加强管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并指导企业记录食品添加剂的进货台账和使用。如果做不到帐物相符,而实际产品中又有添加剂的,按照以假充真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其次,加强抽检企业食品中使用添加剂的量,看企业是否依据实际备案。这样就能充分掌握区域内食品企业使用添加剂的情况,充分了解添加剂的来源,保证添加剂的质量和添加手段。全面掌握当地获证企业的质量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坚决杜绝添加剂使用范围“滥用”、使用量“滥用”、非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对不按使用要求添加剂的企业经查处后立即进行安全整治工作,严重违反添加剂使用规定的企业应在媒体上进行曝光,并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再次、以查处滥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为突破口,要坚决下决心遏制和打击非法滥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7 提高产品质量,质量过关才是硬道理

  对国家、省、市在食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监控质量检验中发现严重质量问题的食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处理问题。还要加强监督和惩戒的力度,积极宣传质量好的企业,只要产品质量不合格,就不会逃过消费者的法眼,就不会有市场。如果企业产品质量较差,就要要求并监督他们进行整改,严格整治产品质量差的、不停产的等行为。

  8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意识

  监管部门应组织监管人员定期培训。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使参加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监管工作的每一个监管员,了解开展获证企业监管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熟练掌握分类监管和风险等级确定方法,了解食品发展的现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提高企业在分类监督、风险监测工作中的自我规范、自我提升的自觉性,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分类监管工作。

  监管部门不仅要监管,还要服务,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监管部门也要监督和帮助企业改善生产加工条件,可以帮助企业培相关人员,促使他们充分了解有关的法律,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监督部门还要严格把关,定期到食品企业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监管部门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促使企业即使了解市场动态,并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以及质量方面的服务。四是行风建设要常抓不懈,监管部门有了公正、廉洁,才能在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腐败就要垮台,所以相关部门以及食品企业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质量角度来说,相关部门一定要对市场机制进行完善,创设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使企业公平竞争不断提高质量。

  企业做食品一定要有良心,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政府也要严格监管,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严格处罚违法犯罪行为,促使食品企业健康发展,促使食品企业生产出更加安全的食品。

  (作者简历:第一作者:山瑛,新疆伊犁州产品质量检验所从事检验工作。

  第二作者:姜翼,新疆伊犁州产品质量检验所从事检验工作。)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企业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