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要追溯 更要防患未然

2015-04-27 10:29:31 来源: 中国医药报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据媒体报道,今年上海将建成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倒逼食品全产业链条相关方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同时将出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与义务。

  据了解,即将打造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将收集粮食及制品、畜肉及制品、禽类、蔬菜、乳品、食用油、水产品、酒类、水果及豆制品十大类食品的相关信息,平台犹如一条免费开放的“高速路”,一件食品凭一个统一的追溯码,就能实现层层查询。譬如查询猪肉可追溯到生猪源头,如养殖人、屠宰、兽医等信息。操作也比较便利,消费者用微信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看到生猪是哪家农场或专业户养殖的,以及猪肉初加工、深加工的全过程,还可了解饲料、出栏、加工、检验等各个时间节点信息。这意味着市场销售的食品,从养殖、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直到进入消费者的肚子,各个环节都有了真实、可监控、可溯源的“身份证”。据悉,这套平台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多年来我国致力于打造的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平台,上海的这种做法值得点赞。公开食品安全溯源信息,让消费者直接参与,非常必要,因为食品安全与每个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消费者既是安全食品的受益者,也是问题食品的受害者,他们参与食品监督最有积极性。

  但笔者以为,食品安全信息溯源系统能否高效运行,充分发挥保障食品安全的功能与作用,关键还要靠职能部门监管。因为进入消费者手中的食品大多是可食成品,是食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成品,即便发现了问题,或许也可追溯到相关责任环节及责任人,但已是“木已成舟”,大量流入市场,很难“清剿”干净。如果监管部门及早介入,就可将“问题食品”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食品安全信息溯源系统有比较复杂的专业数据及术语,并非每个消费者都能看得懂,这或许会成为公众监督的障碍,从而可能使假冒伪劣食品成为“漏网之鱼”。

  有鉴于此,有了监督食品安全的“利器”,还需要监管给力,“利器”才有用武之地。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到“战线”前移,贴近“侦察”,从食品生产的源头,即田间地头强化监管,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另一方面,要确保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全面、真实与准确无误,因为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不排除弄虚作假,对数据造假者,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追溯 防患未然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