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BABY去哪了

2015-09-09 13:34:48 来源: 武汉晚报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
 
 

  每六对夫妻就有一对怀不,上自然和社会环境改变是首因,越来越多的姑娘卵巢先老了。

  结婚生子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刘嘉玲、梁朝伟完婚后戒掉烟酒求子心切,可几年仍没动静;刘青云登上影帝座时,扬言要生子庆祝,但结婚十余年的郭蔼明至今仍未传出喜讯;尽管张杰谢娜极力否认不育信息,但谣言仍甚嚣尘上……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曾发布数据,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另一边则有数据表明,区域性不孕不育率达17%,且这一比率逐年增加。一边是不想要,一边却是要不上,这二者究竟有没有联系?我们的孩子们都去哪了?

  六对夫妻中就有一对不孕不育

  鄂州的王女士自大学毕业后就留汉工作。今年35岁的她已经是一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尽管事业有成,但她却有一块心病:她的老公早在5年前就计划要孩子,可由于她的事业心不得不搁置了这一议题。如今想怀却怀不上,夫妻俩不得不走进医院。

  这对不孕不育的夫妻,仅仅是庞大就诊群的一个缩影。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每天至少有500人次就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去年一年收诊患者就在十万人左右。就诊人数还在不断刷新,据两大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介绍,他们每年接诊人数均会比往年增长5%至10%。“虽然接诊人数并不代表不孕不育人数的绝对增加,但不孕不育的夫妻确实变多了。”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靳镭说。

  据北京妇产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北京夫妇不能生育率在40年内增加了10倍,如今12个月内不采取避免措施不能成功怀孕的夫妻比例占总数的17%。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学科带头人、生殖医学中心杨菁教授表示,她在几年前看过一组官方数据,当时这一比例就已经达到了15%。

  环境改变是不孕不育第一罪魁

  武汉大学面对所有专业学子开设了《环境变迁与人类生育力改变》的通识课。授课人杨菁教授在课中提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不孕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

  “自然环境中土壤、空气、水、生化污染、转基因食品会造成影响。社会环境也在逐渐改变,人们生活压力过大、性生活过早生育过晚、多性伴侣等也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杨菁教授介绍。

  靳镭教授同样赞同这一观点:“我们这几年经常碰到理发店工作的男孩女孩来就诊,长期接触烫染发剂及化妆品,令他们的性腺损伤。这也是环境改变后人们系列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次生灾害’。”

  两位专家同时指出,环境变化带来的最明显后果就是女性卵巢功能提前衰退和男性生育力不断下降。“女性卵巢在35岁时是一个坎,可现在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姑娘卵巢就像四五十岁的人。接诊40个患者,就有四五个是这样的情况。”靳镭教授说。杨菁教授介绍:“以前不孕不育夫妻里,男性有问题的大约占20%,可现在却占了30%左右。”

  一次无痛人流可能带来永生悲痛

  26岁的芳芳(化名)是一名白领,在去年喜结连理后,却怎么也怀不上孩子。在闺蜜的陪同下芳芳前往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是婚前因人流过多造成的子宫粘连。芳芳欲哭无泪:“都怪当时不懂事……”而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曾发布数据,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为世界首位。

  “我下午接诊的52个患者里有8个为子宫粘连,每个都承认自己做过无痛人流。”杨菁教授介绍,由于现在私营医院、诊所的泛滥,以及对无痛人流概念的大肆宣传,使不少女性选择这种可能带来极大危害的流产方式,“患者没有痛感,医生一旦‘用力过猛’,后果无法补救。”

  靳镭教授回忆,他曾接诊过一位流产7次后不孕的患者,这不禁让他感叹“怎么能把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当作避孕措施呢?这是我们感觉最棘手的问题!”

  12个月不避孕没怀孕就要检查

  “尽管自然环境越来越差,孩子越来越难怀,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不当‘工作狂’,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性生活注意清洁;不要反复人流;月经、体重时时关注等都是应该做的。”靳镭教授说。当然,还要注意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戒烟戒酒,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还要注意避免接触生活当中的有毒物品,从干洗店拿回来的衣服要放置几天再穿,因为干洗剂会影响男性的性功能。

一般来说成年男女双方12个月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却没有怀孕的就属于不孕不育症,应该男女双方共同检查。男方检查项目主要有常规检测、精液检测、内分泌激素检测,遗传学检测以及前列腺液检查,女方检查项目主要有妇科常规、基础体温测定、输卵管及排卵检测、内分泌激素检查、宫颈粘液及子宫检查、免疫抗体检查以及染色体检测等,具体建议到专业孕育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检查治疗。
\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BABY去哪了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