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食安中国网,今天是,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鼠)农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行业速递 > 烘焙食品 >

灰色产业链:月饼券销售再回收

时间:2012-09-18 13:52来源:北京晨报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目前市场上的月饼定价普遍虚高,“灰色利益链”在各个转手环节均有利可图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由月饼高额的利润在支撑着。
电子杂志      月饼券销售再回收成灰色产业链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 中秋节临近,月饼销售进入旺季,随之而来的就是漫天飞舞的月饼券。记者调查发现,靠“黄牛”搭桥,在一张张漂亮的月饼券背后,隐藏着一条灰色利益链。

  离中秋还有两周的时间,青岛市民马女士就为手中月饼券的处理犯起了愁。她告诉记者,由于工作的关系,自己每年都会收到不少月饼券。但自己和家人不爱吃,多余的月饼券如何处理成为一个难题。

  每逢过节,不少企业就向有长期合作关系的酒店、商家购买月饼券,一方面发放员工福利,一方面满足礼尚往来的“人情需求”。而员工手中的月饼券除了自己消费、赠送别人以外,流向“黄牛”也成为一个重要渠道。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各种各样低价收购、出售月饼券的信息是铺天盖地,记者随机拨通了其中的一个电话,表示有几张标价756元的月饼券想出售。

  几位商家告诉记者,他们回收月饼券是为了先买后卖赚差价,这段时间的价格是六折进,七折出。除了赚取差价,一些月饼券最终会从“黄牛”处回到生产商手中。如此一来,月饼券成了一种“虚拟经济”,它的流通过程成了一条灰色的利益链。

  首先,单位以6折到7折的价格从厂家团购月饼票发给员工;员工以4折到6折的价格把月饼券卖给“黄牛”;“黄牛”把倒卖不掉的月饼券以4折到5折的价格卖回印券的厂家。月饼券转了一圈,厂家实际上却并未卖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月饼,月饼券演变成了一种“期货类的金融商品”。一位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在这一环节中,厂家卖了一张自己印制的“纸”,就可以赚取相当于券面面值2折的真金白银,“黄牛”也有了利润,而最后买单的却是消费者。

  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目前市场上的月饼定价普遍虚高,“灰色利益链”在各个转手环节均有利可图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由月饼高额的利润在支撑着。

(责任编辑:futz)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5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