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食安中国网,今天是,2025年7月29日星期二(鼠)农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行业速递 > 糖酒饮品 >

日接待35万人次 8天喝掉600余吨啤酒

时间:2013-08-19 10:28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8月17日晚,啤酒城内客流如潮,当天啤酒节参节人数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流火八月,崂山区世纪广场啤酒城里上演的节日狂欢席卷岛城。8月18日,第2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节第九天,相关部门亮出了优异的上半场答卷。日接待量35万人次创新高、超过200万人次
电子杂志            8月17日晚,啤酒城内客流如潮,当天啤酒节参节人数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流火八月,崂山区世纪广场啤酒城里上演的节日狂欢席卷岛城。8月18日,第2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节第九天,相关部门亮出了优异的“上半场”答卷。日接待量35万人次创新高、超过200万人次痛饮啤酒600余吨、嘉年华热门设备日搭载游客5000人……今年啤酒节产生了强大的辐射效应。

  日接待35万人次创新高

  热情的音乐、撩人的舞蹈、举杯、畅饮,这番热闹的场面在啤酒节开幕一周后上演。8月17日、18日是今年世纪广场啤酒城开节之后的第二个周末,各大啤酒大篷轮番爆满,一桌难求毫不夸张。

  一手拿着啤酒,一首拎着肉串,和着热情如火的音乐扭动着,8月17日晚,各个大篷走道上、餐桌旁,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这几天晚上都是爆满,许多桌子都翻台了三次以上,这个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伯龙大篷的一名服务员说。

  游客对于当晚啤酒城的热度深有体会。家住台东的王女士一家人专程驱车来到啤酒城,没想到光等吃饭就等了近一个小时。“人挤人不说,每个大篷里都是爆满,一桌难求啊。”每年都会光临啤酒节的她告诉记者,今年的啤酒节是她见过“最有人气”的一次,就连去洗手间都要等上十几分钟。

  据青岛市啤酒节办公室介绍,8月17日一天,世纪广场啤酒城接待游客人数突破35万人次,创下啤酒城搬至新家以来单日接待人数的最高纪录。

  8天喝掉600余吨啤酒

  人气不仅仅集中在周末 。8月18日,为期16天的第2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已经进入第九天,青岛市啤酒节办公室亮出了节日过半后的“上半场”答卷。据崂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啤酒城指挥部总指挥夏正启介绍,第2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节前八天,来世纪广场啤酒城喝酒的游客超过200万人次,饮酒600余吨。“啤酒节作为聚会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节日已经成为百姓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夏正启表示。

  据悉,本届啤酒节共吸引来自18个国家的27个知名品牌、300多个系列的啤酒产品参节 ,参节厂商和啤酒品牌数量创新高。其中,泰国、塞尔维亚啤酒为首度参节。庞大的游客群体,让这些参节厂商收获颇丰,就连小贩们都跟着沾光。“一晚上卖了100多个面具。”在城内,一家出售面具、帽子的老板开心地告诉记者:“如果天天都能这样,赚一万元应该没太大问题。”

  一天5000人来玩摩天轮

  年轻人和孩子们最爱的嘉年华,也在“上半场”答卷中展示出了惊人的人气。“我们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时尚、可玩性已经可以和国外的嘉年华媲美,所以吸引了很多的目光。”嘉年华负责人朱万亮表示。

  据夏正启介绍,今年参节的游客主要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大多结伴来感受啤酒城的激情狂欢氛围。嘉年华游乐区共引进26台大中型游乐设备与近30台辅助设备供游客体验,“近八成参节游客都会选择体验一次嘉年华。”

  8月17日晚,宫廷木马、摩天轮与跳楼机等热门项目前面排起的队长达四五十米。据朱万亮透露,仅摩天轮、跳楼机日均搭载游客就达5000人次,新设备神奇飞毯也大受欢迎。

  为保证游客的安全,嘉年华今年共招募了300余名高素质服务人员全程为游客服务。另有一部分组成嘉年华机动服务队伍,在场区内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亮点 外地客偏好青岛本土酒

  8月17日晚,来自重庆的张先生和朋友聚集在崂特啤酒大篷,举起杯用地道的方言吆喝道:“干杯”。喝过瘾之后,他们还专门带了几盒两桶装的礼品酒打算回去送给朋友。“把青岛本地的酒带回去,让朋友们都能尝尝,好喝还有特色。”张先生说。

  “今年啤酒节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各地游客都有针对性地选择啤酒品牌。外地游客来啤酒城喝酒大多青睐本土啤酒。”采访中,崂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啤酒城指挥部总指挥夏正启告诉记者。今年啤酒节 ,崂特啤酒、青岛啤酒两大本土品牌都奉上了自己的佳酿,吸引了张先生这样专门冲着青岛本地啤酒前来的外地游客。

  “啤酒节搬家后,我们第一次参节,游客的热情尤其是外地游客的热情超乎想象。”青岛崂特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邢慧告诉记者,前来他们大篷饮酒的,六成都是外地人。“走在大篷里,经常可以听到温州、重庆等南方口音,还有西北、天津的方言。”邢慧说,自从开节后自己也陆续接到许多朋友的电话想预订位置。“有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带着德国客户前来品酒。”她说。

  根据粗略统计,崂特大篷一天能卖出原浆300桶左右。“有一天下午6点多只剩下6桶酒了,我们只好立即从距离啤酒城 40分钟车程的厂里紧急调运,用最新鲜的酒满足游客的需要。”邢慧称。对于她而言,啤酒节已经成为了本土啤酒走出青岛的平台,“许多根本不知道我们这个本土品牌的游客,认识了我们,这就是啤酒节的力量。”

  总结 专业化、创新带来好成绩

  “上半场”结束,青岛市啤酒节办公室也开始总结起了经验教训。“市场化的办节模式、专业化的团队和不断的创新成为了啤酒节参节人数节节攀升的重要原因。”夏正启指出。

  今年啤酒节以节庆生活化为理念,推进节日生活化演进。“在活动板块的设置和组织方面,本届啤酒节不仅注重本土文化内涵的提升,同时还力求融合多元文化,市场化的办节模式经得起考验。”夏正启说。

  同时,今年啤酒节的服务全部是专业化的团队在运作。比如,环卫工作采取网格化管理,垃圾随产随清,为游客营造了舒心的品饮环境。所有啤酒节卫生保洁人员都将实行轮班制,7点半以前将全面清扫垃圾,此后每隔一小时就清理一次,闭城前清理最后一次。宣传、招商、安保等人员全部都有专业、规范的操作规程。

  “我们要不断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夏正启说,这是不断创新的动力。本届啤酒节推出“智慧节庆”的理念和举措,在国内重要节庆活动中率先实现智能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啤酒节应用平台,获取交通 、停车、导览、互动以及咨询等方面的实时信息。开城八天以来,参节的年轻人在总人数中占很大比重,参节游客呈年轻化趋势。此外,通过啤酒节官方微信平台关注啤酒节相关内容,参与饮酒大赛互动就有机会赢得汽车大奖。记者 周晓荷 本报通讯员 孙瑜莲

  ■说法

  啤酒已成青岛文化符号

  “啤酒现已成为青岛的城市文化符号,啤酒文化深入广大市民心中,来啤酒城内喝啤酒更是本地市民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夏正启在采访中表示。

  伴随着青岛啤酒、海尔、海信等一批大型企业逐渐走向世界,让全世界更了解青岛,对青岛这个城市的好奇心促使更多的人想来了解这个城市。“参与青岛国际啤酒节,无疑成为了解青岛这个城市内涵的首选。”夏正启说。

  作为连续七年荣获“中国十大节庆活动”之首的青岛国际啤酒节,经过2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以啤酒为主的休闲娱乐节庆的知名品牌,它以酒为媒,聚四海宾朋,架起了青岛与世界沟通与合作的桥梁,由一个“城”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城市圈的蓬勃朝气。“现在很多青岛市民见面打招呼,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去啤酒城。”夏正启说,这就是啤酒与青岛这座城市的微妙关系。

  今年,以崂山区啤酒城为龙头,以各区市啤酒主题广场、特色街区等为骨干,以广大社区、乡村等为补充,全市形成“1+10”模式,即1个主题会场(崂山国际啤酒城)和10个特色会场(10个区市主会场)的“主城突出,点多面广”的活动场所格局,五十个活动亮点、百项活动更让“啤酒”与青岛分不开。

(责任编辑:cuiyc)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5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