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食安中国网,今天是,2025年5月23日星期五(鼠)农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技术前沿 > 添加剂类 >

磷虾油防治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进展

时间:2014-06-19 15:31来源:食安中国 浏览次数:
磷虾油(Krill Oil),是提取自南极磷虾的一种独特物质。它富含磷脂型Omega – 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鱼油所含甘油三酯型的不同,其Omega – 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链接在磷脂酰胆碱(PC)上的。作为一种新的Omega – 3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最近报道了很多其生理功
电子杂志      摘要:磷虾油(Krill Oil),是提取自南极磷虾的一种独特物质。它富含磷脂型Omega – 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鱼油所含甘油三酯型的不同,其Omega – 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链接在磷脂酰胆碱(PC)上的。作为一种新的Omega – 3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最近报道了很多其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磷虾油对脂肪肝改善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磷虾油、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肝、作用机理
 
AbstractKrill Oil, extracted from Antarctic krill (Euphausia SuperbaDana), has a unique chemical composition. It is rich in n-3 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 (n-3HUFA) that combined with phospholipids, especially with phosphatidylcholine (PC), rather than fish oil that combined with triglyceride. As a new n-3HUFA source, K-Oil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many effects 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recent studie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the functional research on Fatty Liver of Krill Oil are introduced.
Keywords:Krill oil, omega-3 HUFA-PL, fatty liver, function mechanism
 
前言
    脂肪肝是甘油三酯堆积在肝细胞中引起的一种“脂肪变性”的异常过程。脂肪堆积通常会引起肝脏炎症(肝炎)。依病因不同,可大致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是指除酒精外其他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病症,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脂肪肝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肝癌。
    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证明,服用omega-3可以防治脂肪肝。一项关于慢性肝脏疾病的人体临床测试表明,服用磷脂omega-3产品可以有效治疗肝疾病(Hayashi, H.,1999)。一项长达10年的临床测试(狒狒酒精干预实验)表明,服用磷脂omega-3对防止酒精引起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有明显的改善效果(Lieber,C.S.,,1985;Lieber,C.S.,1990;Lieber,C.S.,1994)。磷虾油含有约40%磷脂,大部分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EPA是与磷脂结合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潜在保护肝脂肪肝的条件。
    磷虾油对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已有十余篇临床前研究。这些研究均证实:磷虾油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抑制酒精性脂肪肝形成、治疗/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改善高脂饮食带来的脂肪肝患病风险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人类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补充剂。
 
1、对饮酒后肝脏的保护作用
    日本的研究者发现,磷虾油可以增强体内细胞对酒精的耐受性,有助于减轻酒后的肝脏损伤及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
    研究者将8周龄的健康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橄榄油、磷虾油低剂量组(200mg/kg体重)、磷虾油高剂量组(1000mg/kg体重)。全部小鼠口服实验样品1小时后,灌喂60%乙醇溶液,测定24小时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醉酒状态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磷虾油实验组的血清中酒精浓度上升、醉酒状态、AST(天冬氨酸转氨酶)和ALT(丙氨酸转氨酶)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相关性。从实验结果看,口服磷虾油具有减轻酒后肝脏损伤的作用(Han L, 2001)。
 
2、抑制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
    实验初始,小鼠灌喂高脂肪饮食(20%-25%脂肪,VB12,和蛋氨酸)、8%-40%浓度的酒精和30%-10%的葡萄糖溶液以10ml/kg持续灌胃,持续6周,测定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及脂肪积累,确定该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已形成。然后,灌喂磷虾油+高脂肪饮食,再测定酒精性脂肪肝是否得到抑制。磷虾油的实验剂量分别为10mg/kg体重、100mg/kg体重、1000mg/kg体重。同时沙丁鱼油(100mg/kg)、大豆卵磷脂(100mg/kg)、沙丁鱼油+大豆卵磷脂(1:1的比例,100mg/kg)也作为对照组,使得其DHA含量和/或EPA含量与磷虾油中相近,评估磷虾油中DHA、EPA的调节作用。
    结果显示,磷虾油实验组对肝脏中甘油三酯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磷虾油中、高剂量组对甘油三酯提升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意义。与沙丁鱼油中剂量组、大豆卵磷脂中剂量组、沙丁鱼油和大豆卵磷脂混合中剂量组等相比,磷虾油实验组也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另外,肝脏中脂肪的积累情况通过组织切片看,也有同样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酒精性脂肪肝小鼠在摄取磷虾油之后,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受到显著抑制。与DHA/EPA含量接近的沙丁鱼油、大豆卵磷脂中剂量组、沙丁鱼油和大豆卵磷脂混合中剂量组等相比,磷虾油更有改善效果。也即,磷虾油中的磷脂型DHA、EPA,比甘油三酯型DHA、EPA的效果更好。
 
图1 不同饮食干预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脏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对比
(注:ND普通饮食,HFD高脂饮食、Cont对照、KO-L磷虾油低剂量组、KO-M磷虾油中剂量组、KO-H磷虾油高剂量组、FO-M沙丁鱼油中剂量组、SL-M大豆磷脂中剂量组、F+S-M沙丁鱼大豆磷脂混合中剂量组)
 
3、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治疗作用
    此外,经过6周造出同样的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后,设定两组,一组终止酒精,另一组继续灌喂酒精至第10周。各组分别灌喂中剂量(100mg/kg)、高剂量(1000mg/kg)的磷虾油,考察不同剂量磷虾油对肝脏功能的改善效果。
    结果显示,6周后停止酒精负荷的小鼠组,与对照组相比,第10周的磷虾油组小鼠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呈显著降低水平。6周后继续酒精负荷的小鼠组,磷虾油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没有增加,且高剂量组对肝脏中甘油三酯的抑制作用呈显著水平。通过肝组织切片观察,肝脂肪积累情况也有同样的改善效果。因此,磷虾油实验组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效果得到验证。
 
4、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南极磷虾油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作用的研究以高脂饲料加乙醇灌胃30d造成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后,分为南极磷虾油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和自然恢复组,连续给药10d后,检测相关生化和病理指标。结果,南极磷虾油组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血清中的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肝组织中的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冷冻切片脂肪染色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油剂量组肝细胞脂滴蓄积明显减少,脂肪变程度减轻。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油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赵传凯,硕士论文,2012)
 
5、降低高脂饮食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补充磷虾油可明显减轻高脂饲料小鼠的肝肿大、肝脂肪变性和血胆固醇过多症状。Tandy等研究者实验采用雄性C57BL/6小鼠,喂食高脂肪的饮食 (21% 黄油+0.15%胆固醇) ,并补充与0、1.25%、2.5%或5%磷虾油(按重量计算)。8周以后,将小鼠处死后分析肝脏脂质含量和血清脂质、葡萄糖和脂联素含量。结果显示,补充磷虾油可显著减少肝肿大(即肝脏重量)和肝脂肪变性(即增加肝脏脂肪),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磷虾油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利于肝脏脂质代谢。但是,测得的血清脂联素含量增加,推测使用磷虾油治疗的同时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Tandy, S.,2009)。
 
6、磷虾油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理
       众所周知,DHA、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肝脏中脂肪酸合成的调节因子之一(Jump DB,2008;Jump DB,2011)。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抑制体内合成代谢路径中关键酶的活性和作用发挥,从而影响肝细胞中新脂肪分子的合成。鱼油中含有DHA和EPA,因而被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磷虾油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但由于独特的分子结构,其改善脂肪肝的效果更突出,并有着其独特的作用机理:磷虾油对肝细胞的一系列复杂反应的影响是从线粒体开始一直持续到细胞溶质中。不仅能促进外源性脂肪酸的新陈代谢,还能显著抑制内源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合成。从而,达到降低肝脏重量、肝脏中总脂肪含量、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的作用,减少脂肪肝患病风险。
    在Ferramosca等人的研究中,深入揭示了磷虾油对高脂饲料脂肪肝的分子作用机理。该结果显示了磷虾油有很强的降低线粒体柠檬酸盐载体的活性,以及胞质乙酰辅酶A羧酶和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的作用,这两者都和肝脏的新脂肪合成有关。同时,能促进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的活性增加,肉毒碱的水平也有增加,伴随着肝脏脂肪酸的氧化。磷虾油喂食的动物也保留了充分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主要的可能是因为磷虾油引导高脂肪饮食的解偶联系列作用。此外,磷虾油补充剂还能抑制体重的增加,和脂质、蛋白质的氧化损伤,而这一点是高脂肪喂食动物会经常出现的情况。(Ferramosca A, 2012)。
 
参考文献:
[1]      Ferramosca A, Conte A, Burri L, Berge K, De Nuccio F, et al. (2012) A Krill Oil Supplemented Diet Suppresses Hepatic Steatosis in High-Fat Fed Rats. PLoS ONE 7(6):e38797.
[2]      Han L, Tsuji T.Food Style 21,15(12):27-31,2001
[3]     Hayashi, H. et al. Beneficial effect of salmon roe phosphatidylcholin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Curr Med Res Opin 15, 177-84 (1999).
[4]      Lieber, C.S. et al. Phosphatidylcholine protects against fibrosis and cirrhosis in the baboon. Gastroenterology 106, 152-9 (1994).
[5]      Lieber, C.S., DeCarli, L.M., Mak, K.M., Kim, C.I. & Leo, M.A. Attenuation of alcohol-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by polyunsaturated lecithin. Hepatology 12, 1390-8 (1990).
[6]      Lieber, C.S., Leo, M.A., Mak, K.M., DeCarli, L.M. & Sato, S. Choline fails to prevent liver fibrosis in ethanol-fed baboons but causes toxicity. Hepatology 5, 561-72 (1985).
[7]      Tandy, S. et al. Dietary krill oil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hepatic steatosis, glycemia, and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high-fat-fed mice. J Agric Food Chem 57, 9339-45 (2009).
[8]      Han Li, Tsuji Tomoko, Functionality of N-3 Fatty Acid Material Krill Oil,J. Lipid Nutr. Vol.23, No.1 (2014)
[9]      Jump DB (2008)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regulation of hepatic gene transcription. Curr Opin Lipidol 19: 242–247.
Jump DB (2011) Fatty acid regulation of hepatic lipid metabolism.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14: 115–120.

作者:黄婧 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nutri)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6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