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共享经济烧向家庭厨房 闲置私厨借App服务社区邻里

2015-06-10 16:36:01 来源: 北京商报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共享经济烧向家庭厨房 闲置私厨借App服务社区邻里
传统餐馆正受到来自家庭厨房的挑战。随着“回家吃饭”等一批以家庭美食分享为诉求的手机App涌现,上班族想吃上可口的家常菜的需求,与赋闲在家的大爷大妈想通过烹饪拿手菜赚点小钱的愿望实现了对接。在共享经济时代,如果说滴滴解决了汽车共享,Airbnb(空中食宿)解决了房屋共享,那么关于美食的共享才刚刚起步。食品安全、用户体验以及政府态度无疑是这类平台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传统餐馆正受到来自家庭厨房的挑战。随着“回家吃饭”等一批以家庭美食分享为诉求的手机App涌现,上班族想吃上可口的家常菜的需求,与赋闲在家的大爷大妈想通过烹饪拿手菜赚点小钱的愿望实现了对接。在共享经济时代,如果说滴滴解决了汽车共享,Airbnb(空中食宿)解决了房屋共享,那么关于美食的共享才刚刚起步。食品安全、用户体验以及政府态度无疑是这类平台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吃饭版”滴滴打车

  家庭闲置厨房如今也能赚钱。家住力源小区的刘阿姨今年已60多岁了,退休前是电力系统的工程师,做饭一直是她的业余爱好。“当年上班时,同事们就都爱吃我做的菜。现在能让更多朋友品尝到我的手艺,还能顺便赚点儿外快,我感到非常高兴。”刘阿姨和老伴如今经营一家名叫“力源小厨”的网店,在自家厨房烹制拿手菜香辣猪蹄、粉蒸肉、红烧狮子头、肉丝扁豆等放到网上,卖给周边的邻里,每月少说能挣两三千元。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打拼的小李是湖南人,一个人漂泊在外,特别想念家乡菜的味道。偶然发现可以通过手机App找社区的邻居订餐,正好附近就有个擅做湖南菜的大妈。如今他隔三差五就要点几个大妈做的菜,“和餐馆做的完全不一样,真的有种回家的感觉”。

  为刘阿姨这样爱好做饭的社区闲散人员和小李这样寻找家庭味道的食客进行资源配置的是一款名叫回家吃饭的手机App。这款基于本地的邻家就餐服务O2O平台有两个客户端,分别为入驻平台的家庭厨师和订餐者服务。凡是有空闲时间、热爱烹饪且乐于分享的人,都可以免费在App上开个家庭厨房,有专人辅导接单;而没时间做饭又想吃到家里菜的人,则可以通过App预订附近家庭厨房的美食。

  回家吃饭运营总监周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回家吃饭致力于打造“家庭厨房共享平台”。去年10月正式上线,目前在北京,已经有上百个小区的1000多人通过自家厨房做饭当兼职。“主要是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和全职主妇,”周统说,“在家做饭不仅能赚钱,让自己的手艺被更多人认可,还能增加邻里间走动,拉近彼此距离。”

  盘活闲置厨房资源

  与回家吃饭类似的App还有去年11月上线的“妈妈的菜”、今年4月上线的“蹭饭”等,商业模式如出一辙,都是主打家庭美食分享。

  回家吃饭CEO唐万里认为,共享经济的价值就在于以极低的成本完成过去无法做到的事情。“现在有了信息,有了地理位置,可以很容易实现交互。中国有4亿个家庭厨房,从理论上讲,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供给者。”

  据了解,回家吃饭的天使投资人王刚正是滴滴打车的天使投资人。目前,回家吃饭已经完成了A、B两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千万美元级别。“注册即送20元餐券、分享给朋友对方获35元餐券、分享者再获10元餐券、推荐厨房上线开店获得高额奖励”之类的烧钱推广活动正在火热开展。

  有人测算过,在餐馆吃一顿30元的午餐,其中至少8元是付给了房租、税费等额外成本,真正用于食物的只有22元。而家庭厨房共享是利用社会闲置资源,没有房租、税收等额外支出,因此能以较低价格提供服务。

  正常开一家餐饮店,需要办理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消防审批、通过环保测评取得排污许可证,为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公章审批、刻章,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账号,以及办理地税、国税登记,社保手续等。

  而家庭厨房在App上开店,除了要求家庭厨师持有健康证和进行简单培训外,其他几乎全凭自律。与餐馆进货、销售、库存都有详细记录相比,家庭厨房从原材料采购到整个加工制作过程都缺乏监管。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也很难维护自身权益。

  因此,尽管这类App提高了家庭厨房的使用效率,为喜爱烹饪的人们提供了展示厨艺的机会,也满足了食客品尝家里菜的需求,但作为一门生意,其合法性显然处于灰色地带。面对质疑,相关App负责人表示,自己代表的是新经济,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新旧经济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法律法规通常都有滞后性,而经济形态总是在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

  配送速度慢成短板

  家庭厨房杀入O2O市场,无疑抢了不少餐馆的生意。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就像拼车无法替代出租车一样,家庭厨房O2O也不可能替代餐馆,双方会在竞争中找到各自位置,实现互补发展。

  家庭厨师在网上售卖的都是拿手菜,因此味道普遍受到好评,回头客众多。但是由于供给能力有限、配送人手不足,想要及时吃上邻家厨房的美味其实并不容易,远不如餐馆那么有保障。

  “家里厨房就这么两个火眼,都赶在饭点儿订餐,有时实在是忙不过来,只能据单,顾客失望也没办法。”一位私厨阿姨对北京商报记者说。

  与餐厅明确的岗位分工不同,家庭厨房大多人手有限,经常是老两口一个炒菜、一个送餐,效率自然不能与人员充足、分工明确的餐馆相比。

  前不久,家住四惠的赵女士在附近私厨订了一份午餐。中午11时下的单,快到下午1时饭菜才送到。对方解释说,因为只有1名送餐员,沿途要送好几份,赵女士的住址不幸排在后面,所以只能最后送。

  不过,对于家庭厨房出品的食品安全,很多食客表示并不担心。有人坦言,比起一些小餐馆,家庭厨房的安全卫生其实更有保障。“很多家庭厨房都支持上门自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公众监督。而且食客在网上都会进行评价,评价机制本身就会起到引导监督作用。”

  一位颇受欢迎的网上私厨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所有的食材都是自己亲自从超市挑选,选的都是最好的,油和调味料等用的也都是品牌产品,和自己家用的一个样。“比给自己家做饭要求还严呢。自己家有时候就凑合了,这可不行,得对得起顾客的信任。”但是单凭信任显然还远远不够。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服务社区 邻里 厨房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食安观察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金融街长安中心5号楼4层403(邮编100043)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询:010-519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