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万吨假盐案再次敲响食安监管警钟

2015-07-09 13:51:17 来源: 农民日报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日前,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江苏警方会同北京等地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工业盐冒充食盐案件,涉及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苏等7个省市,制售假冒劣质食用盐2万余吨,案值2000余万元,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俗话说,人不可一日无盐,但食用假盐无异于食毒,以报道中的假盐——含亚硝酸盐的工业盐为例,会引发中毒。当人体摄入0.3~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急性中毒,3克即可置人于死地。人体一旦中毒,十几分钟就会发病,会出现头晕、头胀、耳鸣、全身无力、手脚麻、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概言之,假盐害莫大焉。同时,我们看到,高达两万吨含亚硝酸盐的工业盐,而且涉及范围多达7个省市,如果任由其生产、贩运、传播,最后民众食用,会造成不可估量、无法挽回的后果。

  至于制假贩假的原动力,还是利益的驱使,每吨进价400元至450元的工业盐,摇身“变成”食用盐后,每吨价格高达800至1000元,“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而此前,盐业专营下的跨省贩盐在地区保护主义下,恐怕也有高利润。然而,我们知道,自去年11月份,我国正式对政府专营达2500年之久的食盐放开专营,也让涉盐企业进入市场自主竞争阶段,从而为百姓带来品种繁多而便宜实惠的食盐。但是,垄断市场的打破,或许让一些盐商盐贩失去了原来的价格优势,于是,制假贩假就成了他们的暴利通道。

  食无盐则无味,食品无监管则有假。放开市场专营,并不意味着对于市场的不管不问,相反,相关部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食品监管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实施依法治盐,切不可有放开市场专营就是放开市场监管的想法,要知道,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而且,李克强总理也指出,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盐有味。因此,各涉盐部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部门,必须制定和执行最严格的食品监管制度,完善从生产、批发、零售等各环节,全产业链的监督,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确保民众能吃上“安全的盐、放心的盐、值得信赖的盐”,让百姓吃出安全和幸福的味道。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安监 警钟 再次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