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场导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启动运行

2017-12-18 12:26:25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本刊记者 许金根 张少均 宁波报道

姜堪政博士
  “我奔百岁的人了,有生之年就是能看到我毕生心血研究的成果,在祖国落地转化。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不久前,已85岁高龄的俄籍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在哈巴罗夫斯克明确告诉笔者。
 
  今年是被称为当代布鲁诺的姜堪政博士提出生物场导学说62周年。1957年,还在中国医科大学任教的姜堪政提出了生物场导学说。当年被认为颠覆了世界观的姜氏生物场导发现,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崭新认知。通过六十多年的生物场导实验证明,场导可以使动物返老还青,帮助癌症细胞弃恶从善,并能定向培育农、林、牧、副、渔、动植物高产优质新品种。
 
  中国医科大学已故著名教授郑谦在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场导发现》一书所作的《序》中认为,自姜堪政发现“生物电磁波场导现象”以来,“由建立假说,到确立研究方法,然后是反复实验观察,历尽艰辛才取得丰硕成果,现在到了可以推广普及,造福于一般大众的时期了。”
 
  2015年,姜堪政为实现生物场导科研成果在国内落地转化的愿望,唯一授权给宁波城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制造、推广姜堪政生物场导科研成果。不久前,经过两年多来的考察、研讨和筹建,宁波城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运行姜堪政生物场导科研成果推广中心。
 
  场导研究,历尽艰辛
 
  作家张雅文在1994年第2期《当代》杂志上发表《当代布鲁诺--姜堪政的返老还童》一文中写道:从1952年狂热立志到1992年大获成功,姜堪政为揭开人类“返老还童”之谜走过了漫长的40年。两次越境;4年蹲监;15年无国籍;3次家庭破裂;还有自杀、饥饿、负巨债,无数次的起死回生;长达20年的被监控……他终于以科学信徒的执着,追求到了延长人类生命的奥秘。
 
  1955年,还是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学生的姜堪政,在控制论等各学科启发下,发现了“生物电磁波场导现象”,1957年提出了“场导论”,其中心内容是有机体在生命活动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分子之间传递具有信息生物电磁场,其中一部分生物电磁场向体外发射,可以作用到另外有机体。当时,姜堪政生物场导的研究和实验,得到了原中国医科大学阙森华校长、阎德润教授的支持。
 
  1963年,沈阳日报发表了姜堪政的“奇妙的生物无线电波”一文,引起科学界不少关注。过了不久,同在沈阳日报则刊登了批姜的“是科学还是唯心主义”的文章。随后,批判如阵雨劈头盖脑聚集在涉世不深、热血壮志的姜堪政身上,其被迫停止场导实验。不得已越境到前苏联后,姜堪政的“场导论”研究实验几经受阻,被归入“伪科学”之列。
 
  在恢复获得场导科研权利后,姜堪政的科研成果震惊世界科学界,前苏联、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家的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宣传。

莫斯科大学法学教授、博士依先科出版书俄文版《姜堪政传》
  1989年2月,姜堪政的场导科研在进行了无数次严格的植物、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观察后,通过了俄罗斯科学院主持的多学科鉴定,并获得俄罗斯卫生部的临床应用许可,开设了临床实验基地。1989年4月,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朗诺夫·奥·德在哈巴罗夫斯克接见了姜堪政,祝贺其的场导科研成果获得科学界承认。
 
  场导科研,吸引国内外
 
  上世纪六十年代始,姜堪政的场导科研引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纷纷进行实验,中国科技大学李厚文校长、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黄武汉教授、大连医学院吴襄、中国医科大学郑谦教授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1992年,郑谦教授等多位医学专家,为了深入研究生物信息场导效应,提出科技立项申请报告,经辽宁省科委批准后,根据姜堪政场导理论,并利用其发明的场导设备和技术,进行了动物抗衰老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幼苗生物场对高龄小白鼠具有明显延缓衰老的作用。该实验报告1994年发表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
 
  据湖南《益阳日报》报道,1998年,在益阳市委、市政府直接指导下,益阳市科委对“场导技术”产品---“姜氏场导舱”通过了专家鉴定。在益阳国际场导中心,35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被观察者经过场导舱内植物幼苗的场导后,出现了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组织再生能力的相对提高,按肺活量测算,有明显的延缓衰老作用。该实验报告获得了1999年加拿大国际医学金奖。
 
  从姜堪政提供的来自俄罗斯《消息报》、中国《科技日报》、澳洲《星岛日报》等媒体报道显示,在场导舱内用香瓜幼苗场导黄瓜种子,得到了向香瓜转化的黄瓜;小麦幼苗场导水稻种子,使水稻得到了单位面积增产9.8%和营养成分有所增加的效果。
 
  前苏联农业科学院院士卡兹明·格·吉,20多年跟踪姜堪政的场导研究,经过多次大麦增产的场导实验,获得增产30%,其鉴定结论:场导引发遗传变异,场导是一种新的育种方法。这些表明“场导技术”在农副业生产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经科学论断场导技术区别于基因转移技术。对此,姜堪政表示,场导与遗传工程或基因转移技术都能改变有机体遗传特征,但根本性质不同。用遗传工程或基因转移技术得到的有机体是基于外来基因的嫁接,而场导是“天然信息营养”改造了有机体自己的潜在基因(即非活性基因)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所以,转基因食品与场导所得到的新品种,根本性质是不相同的。

《新时代》杂志发文介绍姜堪政场导研究
  姜堪政宿愿:报效祖国
 
  从多种渠道证实,姜堪政现任俄罗斯医学技术科学院院士、国际能量信息科学院(莫斯科)院士、俄罗斯高级学术委员会医学博士、中国人体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东北农业大学名誉教授,同时,姜氏场导舱、生物场导育种、生物场导“返老还青”方法等十项场导技术发明均已获得前苏联、俄罗斯国家专利,其中一项获得日内瓦国际专利。
 
  姜氏场导技术在中国落地,以报效祖国,这是姜堪政多年来宿愿。
 
  “十多年来,有人在国内开设生物场导应用技术研究所、场导科技公司,用我的科技成果研发产品,甚至还冒我的名出版《生物电磁波揭密—场导发现》,都没有经过我的同意。”
 
  姜堪政表明,在国内唯一委托宁波城樹生物科技公司“把我的科研成果推广”,其他都是剽窃假冒的。
 
  宁波城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姜堪政生物场导科研成果推广中心将依托国家有关科研机构、院校、专家团队及全国性资源,同时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成果展示、宣传推广,推进成果转化。“不久后,根据姜堪政博士的意愿,将建立姜堪政生物场导科研成果博物馆。”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华人 科学家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食安观察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金融街长安中心5号楼4层403(邮编100043)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询:010-519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