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数据变身监管利器,科技护航“舌尖上的安全”

2019-08-29 09:58:00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记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展创新之路
吴楚阳  本刊记者  朱少勇  通讯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建立食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流程监管机制,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面对这个“世界性难题”,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出的答案是:坚持改革创新,运用科技信息化、大数据,深耕细作,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从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从结果治理向过程治理、从危机治理向问题治理、从应对治理向预防治理进行转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筹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这4项重点措施,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高标准、严要求地对标对表,全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方式转型升级。同时,重点解决市场监管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体现主题教育的成效。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姚建明表示:“食品药品安全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广州市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人口基数大,人员构成复杂,因此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而‘食在广州’的美誉也无形中给监管部门造成了较大压力”。

如何让广大市民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已成为市场监管人每天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衡量各项工作业绩的准绳。为此,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迎难而上,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溯源监管为核心、以智能监管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支撑、以社会共治为目标的全链条、全流程闭环式监管体系,结合广州市本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提出了能有效推进和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广州方案”。

自2019年1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广州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未发生一起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各类大型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均实现“零事故、零投诉”,人民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升。

图1 “快检”服务

出实招:科学监管,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安全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2019年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力构建食品安全“防护网”,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持续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特别是督促企业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

姚建明局长介绍:“当前,导致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包括产地环境污染,也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等,只有通过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流程闭环式监管体系,将关口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这一道道‘坎儿’把住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才能得到安全保障。”

在此基础上,广州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逐步建立起以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企业自查为前提,以监督检查为主体,以抽样检验为补充,以专项整治为重点的监管体系,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按标准规范食品生产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与此同时,市场监管局还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科学监管模式,建立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用以提高监管效能,实时全面地掌握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的总体情况。通过平台整合基础信息,对广州市食品生产企业许可审批、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抽检及不合格项目核查处置、行政处罚和投诉举报等信息数据进行高度整合,形成企业综合监管档案,进而实现“一企一档”的监管模式。

此外,监管工作还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管理——将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作为推进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食品生产监管的重要手段,加大督促企业及时录入基础信息的力度,要求其严格按生产实际录入进货查验、生产过程、出厂检验、销售等生产管理信息,引导企业依托动态监管平台建立电子追溯体系。截至目前,广州市约97%的食品生产企业已登陆使用该平台,录入数据达2427万余条。

图2 到菜市场进行“快检”

谋实事:借助快检,确保市民“菜篮子”的安全

农贸市场直接连接着群众的“菜篮子”,是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后主要的流通、交易场所,更是进入市民餐桌之前的重要“关口”。

为确保市民“买得安心、食得放心”,广州市在推行“订单农业”“基地直供”“品牌专柜”等采购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贸市场自检,针对食用农产品鲜活、易腐、流通性强等突出特点,充分借助快速检测方法快速、简便、易行的技术优势,通过“财力支持+技术辅导”的运作模式,以招标形式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探索推行以市场开办方自检为主、第三方服务机构指导为辅的快检新模式,以市场化运作手段保障农贸市场自检室的正常运行。

记者了解到,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农贸市场自检的准确性,增强了市场自检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政府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使市场监管部门摆脱繁琐的“包办”监管模式,促使“两头”发力,激发市场活力。

据姚建明局长介绍,对于经快速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市场监管部门会要求经营者暂停销售,并追查问题产品的来源,以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将不合格产品和问题产品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将所有快检结果在市场内进行公示,群众可以便捷获取身边的市场快检信息,买上放心肉菜,从而实现以市场倒逼机制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目前,广州市全市农贸市场每天都开展“肉、菜、鱼”快速检测。

“肉”:重点检测猪肉、猪肝,兼顾牛、羊、鸡肉等,检验项目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喹乙醇代谢物等兽药残留。

“菜”:重点检测叶菜、豆类、瓜类等,兼顾水果,检验项目包括毒死蜱、克百威、啶虫脒等农药残留。

“鱼”:重点检测鲜活鱼类,兼顾虾、贝壳类等水产品,检验项目包括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兽药残留。

图3 深入居民小区开展“快检”服务

做实功:善作善成,打造“看得见的厨房”

目前,在“明厨亮灶”工程的带动下,广州市超过9万家餐饮服务单位以透明式、视频式、网络化等方式打造“看得见的厨房”,让“厨房重地”时刻暴露于“阳光”照耀之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始于2012年的“明厨亮灶”工程是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最早仅在学校食堂推行,随后逐步向社会餐饮单位铺开。这一工程彻底转变了以往餐饮业食品安全单纯以政府主导的监管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搭台引导、企业配合落实、消费者与媒体参与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化治理平台。

如何善作善成,进一步推进“明厨亮灶”工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升级?2019年,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创新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透明化”新路径,由原来的餐饮业“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的传统观念向“明厨亮灶、欢迎监督”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有效提升了全市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效落实各方食品安全的责任,开创政府、企业、公众共建食品安全的创新机制。

2019年上半年,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根据餐饮业态的实际状况,采用监管部门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全社会餐饮业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图4 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

求实效:全面防控,严把食品安全防线

截至2019年7月底,广州市农贸市场(含大型超市)共完成“快检”152万批次,处理不合格食用农产品7500多公斤;全市11万余家餐饮单位中已实施“明厨亮灶”的达9万余家,覆盖率超82%;3300多间学校食堂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全市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以及高风险单位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单位“明厨亮灶”实现100%覆盖;完成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1352家次,发现问题167家次,问题发现率为12.35%,查处食品违法行为企业96家次。

全面防控,立体狙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等举措,全市民众戮力同心,共同打响了新一轮的食品安全保卫战。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8

京ICP备09075303号-1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1号楼10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业务咨询:010-88825689   值班电话:010-8882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