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告诉您转基因谣言的真相

2015-06-03 16:17:07 来源: 食安中国网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5月28日,由《食品安全导刊》主办的“食安大讲堂之转基因产品及其标识”线上沙龙活动在沪江CCTalk课堂展开。此次沙龙活动邀请了食品行业的资深专家裘文杰老师,为大家辟谣了网上较为火热的转基因传言。

  裘文杰说,在2012年9月,法国卡昂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塞拉利尼在英国《食品与化学毒理学》上发表研究文章称,抗除草剂的NK603玉米喂食大鼠导致致癌率大幅上升。但是此事经过我国国内媒体的大肆渲染,俨然成为转基因食品有毒害的一个有力证据。而实际上,早就有人指出,这个实验存在非常大的缺陷,实验用的试验鼠是易感鼠,并且喂食非转基因玉米的对照组老鼠也致癌。这些老鼠最终90%都会自然感染癌症而死亡,本试验无法区分是衰老导致还是转基因玉米导致。

  还有“美国环境医学科学院宣布转基因食品有毒”这一事件,这所谓的美国环境医学科学院(AAEM)实际上并不是权威性全国组织,而是山寨机构。因为在美国注册社团是没有限制的,所以只要不同名,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任何名字的社团机构。而在美国有类似这样大量名字唬人的机构,比如美国预防医学协会(APMA)、注册营养师协会(SCN)、健康科学研究所(HSI)等,都是山寨机构。


  此前,也有留言说“吃转基因食品三代绝育”,这条流言的产生和大范围传播来源于2010年4月一个俄罗斯的电台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俄罗斯科学家证实转基因食物是有害的》。文中写到俄罗斯研究人员AlexeySurov发布研究结果称食用转基因大豆的仓鼠,其后代相比对照组在生长速度和性成熟速度上都要慢,并且部分仓鼠失去了生育能力,此外第三代的仓鼠中发现了嘴里长毛的畸形。这篇报道并非来自经过同行评议后发表的论文,而是研究者单方面向媒体透露的所谓“结论”。而这一结果,被学术界广泛质疑和否认。AlexeySurov所在的Severtsov生态与进化研究所并没有任何研究简报或新闻表明AlexeySurov博士曾写过这样的信息。一桩无头公案,这个结论的可信度便无从谈起了。


  


  还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不可预测的风险,这种危险可能要几代后才能看出来。对此,裘文杰表示,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广泛遵循“实质等同原则”和“个案分析原则”。而科学对未来是无限开放的,要证明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这是在科学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样科学也无法提供传统食品、杂交食品的绝对安全性。培育转基因时,我们对转移过去的基因是确定的,能从成分上知道它与传统作物是否有本质区别,具体成分不同在哪里
。因此,我们能够确定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的“实质等同”,另一种表达方式是“不比传统食品有更多风险。”

  。而针对“虫子吃了转基因作物被毒死了,人吃了加工而成的食品对健康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裘文杰认为,当农作物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入了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1Thuringiensis)后,能够有效的对付虫害。目前转入Bt蛋白农作物中种植最广的是转基因玉米(MON810)和棉花。但大量实验表明,Bt蛋白只对鳞翅目昆虫(棉铃虫、玉米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有作用,对人、鸟、畜无害。Bt蛋白在昆虫中肠的碱性环境中会被降解为具毒性的活性肽,并与昆虫中肠道上皮纹缘膜细胞上的特异受体相结合,引起细胞膜穿孔,破坏细胞渗透平衡,最终导致昆虫停止取食而死亡。碱性肠道环境和结合受体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但人、鸟和畜一个都不具备。

  最后,裘文杰提醒各位,千万不要“以貌取人”分辨转基因技术。现在栽培的农业作物,是经过人类千百年筛选、培育出的。由于种植环境、使用目的的差异性,造成了作物品种的多样性。这些多样性可以表现在颜色、形态、生活习性、产品性质等各个方面。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转基因 谣言 真相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1号楼10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