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2021-08-30 15:37:30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江 凯,甄 忱,刘 亮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摘 要:食品安全学是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系统概述了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中潜在的危害因素及其防控措施。本文探讨了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明确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元素,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切入点,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元素融入到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及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
关键词:课程思政;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涉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检测等教学内容,本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为本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政策导向[1]。在熟悉我国当前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等政策前提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明确食品安全学思政课程元素,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切入点,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甄选以及广泛的学习交流,以网络为手段,在比较借鉴全国各地各民族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撰写特色教案,制作网络课件,同时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通过教学反思,梳理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
1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及特色
1.1 课程思政总体育人目标
课程建设团队根据收集整理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诚信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到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的各环节。
1.2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
新修订课程标准,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并配套相应的教学资源,根据上述新课程标准制作体现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等[2]。
2 主要的课程思政点
2.1 食品从业人员的“德、规、技”
课程以岗位工作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学校现有资源,要求学生掌握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程序与规范,能够对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病原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等生物、化学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具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方法与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当前的热点事件,例如“浙食链”电子追溯体系的开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食品安全同生命健康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食品行业相关规章制度,要求食品从业者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众的健康。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德、规、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懂法、守规、用法的观念,让学生充分践行自由、平等、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2.2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
人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主要依赖于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复杂的食物链来实现,而食物链的平衡关系需要靠良好的环境来维持,只有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才可以得到保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充分说明了人类对食品资源环境的依赖性[4]。食品安全学课程中的环境污染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知识点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密切相关,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融入,以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社会公德心对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在讲解DDT农药危害引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DDT农药是非常著名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但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它的危害持久性强,具有显著的“三致”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守道德底线,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守护者。
2.3 科学道德与生命教育
以热点为题为导向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点充分融合。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特殊时期更要注意食品安全,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可能。通过讨论、引导、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新技术、新方法在“食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中,结合2018年中国贺建奎基因编辑事件,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强化学生的“科学伦理”意识,说明科学共同体在“科学道德”和“科学伦理”的规范中起到的作用。以辩论赛形式加强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理解,教师提前两周提出比赛方案,发布学习任务,全班分正反两组对转基因安全性进行辩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要求人人参与准备并随堂检查。二甲基亚硝胺是2013年复旦投毒案所用毒物,讲解食品毒理学基本知识时候,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生命教育,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
3 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本课程采取过程评价与期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力将作为考核评价的要点,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在讨论课中对事件看法和处理能力;②实践报告中涉及的思政元素和人文情感;③责任担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具体考核方法如表1所示。
 
4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反思
为加强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相融合,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探索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方法,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依托在线课程建设网络平台,采用专题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融入到学生学习任务中,注重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2)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强化专业课与思政教师合作教学教研,通过教学观摩、技能比赛、教学研讨等活动,提升相关教学能力。
(3)强思政课程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推进思政课程内容更新,将马克思主义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课程教学,建立思政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机制。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互联网+”与通识课程相结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微课堂等数字化课程,推进通识课程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与时俱进提升课程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4)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和示范作用[5]。开展“课程思政”的专题研讨,专任教师共同参与,探索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力避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
5 结语
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改革要紧密结合教育政策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结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要着眼于课程的文化内涵和传承脉络,提炼出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等要素,将隐性的思政教育融入到显性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将食物所承载的味觉记忆、家国情怀、饮食习俗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让学生对实现中国食品工业强国梦有更深刻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乔利民,贺津津.“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探析[J].食品界,2020(11):122-123.
[2]黄慧福,余丽梅.“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39(1):125-128.
[3]彭艳.高校食品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探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5):233.
[4]余华,张崟,李翔,等.“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及思政目标达成路径[J].农产品加工,2021(5):100-102.
[5]王珏,毛向阳,巨佳,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21(3):98-101.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中商富安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金沟河1号9幢2门1层2号(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