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内外冻品保质期长短不一 业内人士吐槽

2014-09-26 10:45:16 来源: 中国食品报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进口肉24个月,国产12个月,冻品保质期国内外差距大引发业内人士吐槽:冷冻食品保质期多长才合适?

  法规不同国内外冻品保质期长短不一

  “就保质期这一点,我们就跟老外有大差别。”近日,国内牛肉生产商赵先生向记者反映,国内冷冻牛肉产品由于保质期太短,相比进口牛肉处于劣势。

  “比如充斥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进口牛肉,保质期24个月。而我们产的牛肉,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12个月,这不公平!”赵先生说,这对于像他一样的国产牛肉生产商来说,成本会增加很多。“保质期比人家短一半,推动商品的周转,以及管理库存,付出的辛苦和代价就要大得多。”

  按照赵先生的说法,假设同期生产的牛肉产品已经存放11个月了,国产牛肉生产商得赶紧处理掉,因为再有一个月就过保质期了,他们就算做一个月的促销降价也得卖,过了保质期就卖不了了。但是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保质期24个月,同时期完全不必着急着卖,因为它可以找到合适的客户,按照合理的价格销售。

  事实上,不单国内外牛肉产品的保质期不等,其他品类冻品的保质期也不一样。以虾仁馄饨为例,国内普遍产品保质期为12个月,泰资正大集团的产品保质期为24个月。国内速冻产品其他品类,保质期也普遍为12个月。

  此外,国内同样品类的产品保质期也不同,以“鲜美来”和“惠之园”为例,“鲜美来”品牌的冻带鱼保质期为9个月,另一品牌“惠之园”的冻带鱼保质期则12个月,当然前提都在-18℃的贮存条件下。而冻带鱼产品除外,这两个品牌其他产品保质期均为12个月,没什么差别。

  据一位做进口贸易的业内人士介绍,国外产品保质期也不等,例如澳大利亚冷冻牛肉保质期,就有8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几种。

  【困惑】

  标准混乱产品保质期如何定?

  那么,冻品的保质期究竟多久适合,有没有国家标准规定呢?

  据记者查阅,牛肉方面有《GB/T17238-2008鲜冻分割牛肉》适用,该标准规定:“冻分割牛肉应贮存在低于-18℃的冷藏库内,贮存不超过12个月。”不过这仅是个推荐性标准,也就是说,并没有强制冻牛肉保质期为12个月。

  除却牛肉这个推荐性标准以外,其他肉类冻品保质期尚无明确规定。《速冻食品技术规程(GB 8863—88)》及其他标准里,也没有关于保质期的标准要求。只有水产方面有明确规定。

  而2005年出台实施的《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2733-2005)》则强制规定:冷冻产品应包装完好地贮存在-15℃至-18℃的冷库内,贮存期不得超过9个月。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国标对于保质期的要求不合适。理由有三:不同的产品,保质期可以不同;相同的产品不同工艺,保质期也可以不同;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工艺,不同的要求,保质期也可以不同。

  “保质期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是自己定的,和国标没有关系。”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广泛适用的国家标准,不应该有最长保质期的约束。“哪个企业的技术领先,可以使产品的保质期延长,哪个企业就可以制定更长保质期的企业标准。”

  事实上,多数企业不知道如何确定产品的保质期,因为没有文献可依。早在2006年,食品论坛里就有人求助冷冻产品应该打多久的保质期,以及产品保质期测定方法。

  有人答,“12个月,这个没争议。”有人建议,“产品有没有标准,看看同类的产品怎么规定的,也能减少人力物力。”也有人说,冻品保存两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比如国家战略储备肉存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都有。

  【争议】

  多重因素影响保质期长短,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上述情况,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总工李猛称,“12个月”是个大环境,但真正产品的保质期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保质期是按照企业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质管手段可达到的产品保存期限。

  “12个月的保质期,只是企业和官方理解,而新建的企业保质期打12个月肯定是不合适的。”李猛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打3个月的保质期,然后送检技术监督局。同批次产品延续储存6个月后再继续送检,6个月过后产品没问题,就可以打6个月的保质期。以此类推,只有12个月以后产品仍然合格,才可以打12个月的保质期,要有证明材料。

  多位技术人员称,只要产品检验合格,国内产品24个月的保质期也是可以的。而如果有企业看别的企业打24个月的保质期,也跟着打,但是管理、技术等水平达不到,最终责任则要由企业自己承担。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一名高级工程师指出:“保质期受畜种、初始菌数、工艺条件、包装形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产品保质期无国家标准,其保质期的最终确定需要根据保藏实验结果进行确定。”

  对此,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曾表认同。在他看来,达到多长的保质期、使用什么样的配方、控制多少成本,应该取决于不同企业对自己产品的定位,是经营策略的体现。因为过了保质期的产品,并不等于不能食用了,只是产品色泽、口感或其他方面发生了变化而已。

  国内某知名肉食公司的技术总监补充说:“并不是说保质期长了就好,贮存不当,产品可食用期就会缩短。但也不是保质期长了就不好,根据卫生控制、冷冻工艺技术、储运条件等,可能国外保质期18个月的产品比国内10个月的还要好。”

  【呼吁】

  应严格监管,并建立可追溯系统

  据了解,速冻食品一般在保质期的1/3时间内,超市才允许其通过验收、上架销售;若发现保质期超过2/3的速冻食品,超市会直接退还给供货商或提前做降价促销处理。因此,多数销售商追求过长保质期,从而延长产品售卖期,有的通过正规工艺技术,有的则“篡改生产日期”。

  商超渠道有严格监控,但在流通渠道就比较乱。有业内人士提出,假设一批进口肉1月份生产,6月份运输到中国,那么剩下的保质期再加工应当怎么计算?国外冻肉运输到国内,通常是卷肉或板肉,经销商进一步切片包装销售,这些产品的保质期应该如何计算?

  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指出,即便是国产原料,也存在这个问题。例如某批次国产冻牛肉保质期12个月,在第十个月时用做原料生产加工,这批原料的保质期实际上只剩下2个月,那么以此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的保质期,又该如何计算呢?原料保质期会对食品品质产生明显影响。

  该人士说,虽然过了保质期的产品不等于“坏了”,但是企业对于可能将要承担的责任还是会担心。因此,虽然其公司做过实验,牛肉冻品品质在14个月时依然没有问题,但仍然不敢脱离“12个月的大环境”。

  这位技术人员认为,保质期测定要有科学依据,并结合企业资质去判定。由于冷冻工艺本身的特性,只要在保存上加以注意,一般很难过期。“但是在-18℃下,冻牛肉到底能保存多长时间,这需要权威机关的针对性实验,而不是企业用不统一的方法制定企业标准。”

  对于这种情况,李猛认为是个市场漏洞,他呼吁相关部门严格监管,因为“‘大环境’是12个月,保质期都打12个月,如果官方检测不严格,销售商就会铤而走险。”他还建议,应当建立可追溯系统,追溯原料“寿命”。

  ■相关新闻

  浙江冷鲜禽标准下月实施 产品保质期不做硬性规定

  近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发布《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为强制性地方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境内冷鲜鸡、鸭和鹅的加工,冷鲜鹌鹑和鸽子可参照执行,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对冷鲜禽生产经营过程中检疫、屠宰、贮存、运输、检验、销售等环节中场所、设施、人员的“安全卫生要求”进行了规定。

  值得关注的是,《规范》对冷鲜禽没有制定具体的产品保质期。浙江省预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丛黎明介绍,对于保质期问题,他们起草规范时曾有过争执,“到底要不要明确规定保质期,我们考虑了很久。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保质期的情况有些不同,企业会根据各自的加工工艺及包装形式等来确定。”

  该《规范》虽然没对产品保质期进行强制规定,但要求企业根据科学研究实验结果自行确定保质期。制定规范时,相关部门也做了实验室检测,发现一般三天内,产品微生物指标能符合国家《鲜、冻禽产品》和农业部的相关规定。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得销售。

  散装冷鲜禽要有5项内容。该《规范》明确规定所有进入市场的冷鲜禽都要有“一证两标”,即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相关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标志、企业自己的产品信息标识。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冷鲜禽,分为预包装和散包装两种形式。除了预包装的产品标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新规定实施后,散装冷鲜禽产品的外包装也要有“标准身份证”——至少要标明5项内容:产品名称、加工日期及保质期、企业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运输及贮存方式。

  原标题:冻品保质期国内外差距大引发业内人士吐槽:保质期多长才合适?

  如果您想随时随地了解更多关于食品相关新闻、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识等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号:cnfoodsafety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冻品 保质期 长短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