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柘城县“扶贫车间”带动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

2018-06-15 16:43:20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本刊记者 胡加玺 陈英清
 
  柘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有142个贫困村。2017年8月份,该县实施的柘城中蔼“百万亿工程”启动,即:在全县的贫困村建100个卫星工厂,实现万人就业,年税收达亿元以上。目前,该县已完成投资1.15亿元,建设卫星工厂106个,建成中心基地3个,安置当地群众就业60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1800多人。
 
  建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许许多多农村妇女不再抛家离子到外地务工,过“候鸟式”生活,而是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过上了“每天八小时”上班的幸福生活。以下是柘城县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万千农村妇女中的特殊代表。
 
  李春丽是柘城县张桥镇张桥村人,今年26岁,以前一直在沿海打工,张桥村扶贫车间建好后,她就回到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再不去外地奔波了。李春丽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还有点迟疑,担心在扶贫车间上班挣不到钱。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车间,干了几个月,每月的工资都准时发,我一个月能领到2500元钱。虽然在大城市里打工挣得多,可各项花销也多,每个月也只能攒下一点钱。但在这儿上班,下班就回家,不但能挣钱,还能照顾孩子,不让孩子当‘留守儿童’,真是扶贫车间给我带来了幸福生活。”
 
  扶贫车间不仅吸引着年轻人,其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还让一些年龄较大的妇女也产生了上班的冲动。53岁的贫困户
 
  崔秀珍是工厂招收的第一批工人,现在每月能拿2000多元工资。正在上料的张兰芝说:“我站在车间门口都能看到俺家,工厂对面是学校,在这里上班不耽误接孙子,每天很舒心。”
 
  李春丽把在扶贫车间上班的真实经历告诉给同龄的伙伴们,很多人都从外地回来到扶贫车间应聘。哪个年轻的妈妈在外边打工时,不日日夜夜思念着家里的孩子?现在,在家门口上班,天天能看到孩子,钱还不少挣,谁不想回来?扶贫车间,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候鸟式”生活的年轻人回了家乡。
 
  据悉,张桥村的扶贫车间是最早建成的,自去年10月投产以来,吸引了包括贫困村民在内的70多名农村妇女到这儿务工。现在,每个月可以加工生产服装10多万件。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柘城县 车间 群众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8

京ICP备09075303号-1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1号楼10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业务咨询:010-88825689   值班电话:010-8882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