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县

2019-02-14 16:54:34 来源: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 吴楚阳 本刊记者 董天鹤

□ 金曦 通讯员

图1 傅显明书记(左二)食品安全调研

自2016年6月启动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活动以来,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以“人民满意”为宗旨,以“共创食品安全县•同享生态养生源”为理念,以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和问题短板为突破口,通过强化食安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净化食安环境、提升技术支撑、构建共治格局、营造创建氛围等措施,高质量地完成212条创建考评任务,顺利通过资料评查、暗查暗访、公众满意度调查、现场考评、社会公示等考评环节,以102.3分的考评总得分位列全市第一,并以92.3分的公众满意度名列全省第一,成功创建“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其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1 主要成效

1.1 基层基础得到有效夯实

筹资1.28亿元,建成了新安文蔬菜市场、肉联厂、玉山台地生猪屠宰厂、餐厨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理中心、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等一批保障食品安全的民生基础工程。县级食安办规范化建设达到市定要求,乡镇(街道)食安办、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室规范化建设率达100%,建成示范食安办5个,星级市场监管所3个。因地制宜,建成“六有”(有统一标识、有活动场所、有科普设备、有宣传阵地、有专职人员、有工作制度)乡镇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42个,建成“五有六统一”(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所、有兼职人员、有宣传专栏、有信息化装备,统一名称标识、统一职责制度、统一工作台帐、统一资料专柜、统一工作证件、统一上墙图板)村居食品安全工作站123个,其中示范工作站28个。推进全科网格员建设,优化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格380个,有效打通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图2 县长王志强(左二)调研安文蔬菜市场食品安全状况

1.2 食安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深入开展“三大一严”“两禁一超”“百日攻坚”“春安行动”等集中整治活动,扎实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治理、餐桌安全治理、学生饮食放心工程等,有效化解食品安全隐患。源头治理成效明显,主要食用农产品“三品”认证率从创建前的45%提升至55.91%,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6.2%,县级以上规范化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模式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县域内收购的粮食未检测到重金属元素。强化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处置机制,出台《“三小”行业引导规划》,在农家乐(山庄)全面推进“厨房革命”行动,建成城区豆制品集中加区1个,小作坊建档率、监督抽检覆盖率及小餐饮持证登记率均在95%以上。建立实施以问题导向的抽样检验制度,监督抽检各类食品2687批次,不合格111批次,每千人口年样本检测量达到6.9批次以上。加强行刑衔接,行政立案147件,移送起诉5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图3 调研组在商超组织食品安全样品抽检

1.3 技术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完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并完成二期建设,实验室面积达1100余平方米,检测项目275个,全检产品57个,中级以上技术人员达40%,年检测能力在1100批次以上,成为金华市首家取得资质认证的县级检验检测机构。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城区农贸市场等快检室建设实行全覆盖,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分院落户磐安,以县级为中心、基层有快检、企业有自检、第三方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形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仪器设备参考品目比例达85.37%,检测项目171个,每千人口年样品监测量在1.43件以上。投资130余万元建成食品药品智慧监管指挥中心,“阳光厨房”建设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市场监管通”“平安通”等移动监管APP使用覆盖率达93%以上,监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图4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1.4 追溯体系得到有效建立

以二维码和合格证为载体,建立健全磐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完成规模以上主体信息库建设156家,县级以上示范性生产主体和“三品”生产主体追溯率达100%,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县通过验收。探索建立食品食用农产品电子追溯体系,全县8家农贸市场全部安装信息追溯与智慧支付于一体的电子追溯系统,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得到有效衔接。安装食品电子监管系统112家,食品批发部和婴幼儿乳粉经营单位全覆盖,食品批发经营主体电子台账总数达32万余条,实现食品源头可溯,去向可追。

1.5 共治格局得到有效构建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金融征信联席会议、数据报送、奖惩告知、评价惩戒等制度机制,全面覆盖实施对象,累计录入奖惩信息22条;建立实施“严重失信者名单制度”,诚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事前、事中、事后服务体系,细化落实“七个一”服务措施,全县参保单位501家,同比增加20.8%,保费34.77万元,保额达6.71亿元,其中学校食堂、农家乐、养老机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立绿色投诉举报通道,实名投诉举报核查回复率和有效处置率均达100%。严格落实投诉举报奖励办法,每年预算专项资金20万元,共计发放举报奖励3起共8.85万元。组建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队和社会监督员队伍各15支,设立消费维权站16个。以“向人民报告”等形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公众满意度、知晓率、支持率得到持续提升。

2 主要做法

2.1 加大创建工作保障力度

一是党委政府部署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出台《磐安县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把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列入2018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二是人、财、物保障到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达到辖区常住人口的万分之5.6,高出创建指标2.6个百分点;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监管经费年增长率保持在22%以上,投入专项经费400余万元,专业化执法取证、应急处置、检验检测等设备配备到位。三是体制机制推动到位:设立食安办秘书科,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实现由合到融;建立健全工作会议、信息报送、督查考核、集中办公等创建机制,考核权重由2%提升至6%,完善食安委议事协调规则,理清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图5 “食安杯”气排球比赛开幕式

2.2 着力健全创建工作机制

一是责任落实清单化:把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作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签订创建工作专项责任书,制定考核细则,编制创建责任清单并印制成册。二是集中办公制度化:建立健全创建办公室岗位职责和日常工作机制,组建创建工作联络员(宣传员)队伍,在县市场监管局设立创建办集中办公场所,从主要食品监管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实施每周一天以上的集中办公,确保创建办工作的协调顺畅。三是创建督查常态化:组织由县领导、创建办、督查局牵头的分类分级专项督查,并对问题整改情况实施跟踪问效,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议11次;借助“食安磐安”微信公众号,每日公示责任单位创建工作动态;借助《创建工作简报》,每周通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规范提升情况,每月通报创建任务和创建宣传工作推进情况;借助对标作战图,实施每旬一销号制度;借助部门及科所联动机制,分片区每周实施2天以上的现场督查,基本实现督查全覆盖。

2.3 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提升监管人员素质:把食品安全监管业务培训班列入县委组织部年度干部培训专项计划,通过“网络学院”“走进院校”(农林大、宁波医高专、宁波工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周一夜学”等形式,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专业化比例达52.8%。二是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设立电子化培训教室,建立系统化培训题库,开发磐安县食品安全岗前培训考核系统,固定每周一、周三为培训考核日,累计培训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管理人员3150余人次,实行始业培训全覆盖。三是突出餐饮从业人员教育:建立定期培训和财政补助机制,累计培训农家乐业主和乡村厨师1560余人,主体责任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2.4 全力营造创建工作氛围

一是强化网络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彩铃、短信等媒介开展创建宣传,广播电台年均播放公益广告157分钟,电视台年均播放797分钟。开通“食安磐安”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信息475篇次,每日推送创建日历,开展微信朋友圈广告植入;开通智能区域短信,利用“农民信箱”“校讯通”等平台发送短信3.6万条次,对各类社会群体宣传实现全覆盖。二是强化定点宣传:利用宣传栏、LED屏、气象播报平台、公共自行车站点、农村电影展播、农村文化礼堂等平台开展创建宣传,建成综合开放式食品安全科普公园群1个,建成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科普站42个;制作创建宣传公益短片1条,增设科普宣传栏180余块、易拉宝广告292幅、灯箱广告80余个;制作大幅墙体广告5100余平方米、灯杆吊旗450余张,实现乡镇主要街道全覆盖;制作宣传横幅810余条,实现村居全覆盖;发送折页、餐巾纸、扇子、围裙、纺布袋、倡议书等宣传资料35万余份,实现家庭全覆盖。三是强化活动宣传:先后举办了“食安杯”气排球赛、微信有奖知识问答、最美协管员评选、食安小达人、“致全县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广场互动晚会、宣传车全域巡游以及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进村入户”“进企入店”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宣传,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8

京ICP备09075303号-1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1号楼10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业务咨询:010-88825689   值班电话:010-8882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