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汶上县市场监管局典型经验被全省发文推广

2022-12-02 14:18:30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汶上县市场监管局典型经验被全省发文推广
  
  陈燕 本刊记者 陈德龙
  
  汶上着力探索新征程食安赶考“1+3+1”全周期治理路径
  
  只有“想到最坏”,才能“干到最好”。近年来,汶上县市场监管局深学笃行习总书记食品安全24字“最严”要求,坚定扛起食品安全“首要职责”,以“1+3+1”全周期治理路径为主线,防“最先一米”,抓“全域覆盖”,攻“全程监管”,促“全民参与”,通“最后一里”,努力写好新征程食安赶考“汶上答卷”。
  
  一、聚焦“风险防控”最先一米,着力除隐患于萌芽
  
  坚持预防为主,把风险防控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先手棋”、“当门炮”,立足于“有”,致力于“除”,织起“防治一体、闭环管理”守护网。
  
  一是坚持“集中防”与“长效治”相统一。突出“因时因事”防,围绕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盯紧两会、党代会、中高考、大型赛事等重大活动,前移防线,超前部署,提前介入,全时段加密企业自查、执法检查“双查覆盖”频次,全方位加大快速检测、监督抽检“双检协同”力度,联动采取行政约谈、教育警示、驻点保障、应急值守等组合措施,坚决打赢“紧要时期”食品安全保卫战。突出“常态长效”治,建立一周一梳理、一月一研判、一季一会商“3个1”风险管控机制,做好“投诉举报、监督抽检、日常检查、执法办案、舆情监测”大数据分析,建立5张“问题清单”,形成5本“风险台账”,落实闭环管控。连续3年推动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纳入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接续推进“利剑”“提升”“示范”食安三部曲,久久为功筑牢安全屏障。
  
  二是坚持“全面防”与“重点治”相融合。坚持“系统思维、全面防控”,统筹城乡,统筹生产、流通、餐饮,统筹大、中、小,条块结合、拉网起底,逐家逐户推进风险分级,落实靶向监管、分类管控,监管盲点实现“动态清零”。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瞄准“农兽药残留、两超一非”等顽瘴痼疾推进专项治理,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实施专门守护,锁定“三小、批发市场”等关键业态组织专项抽检,力促食品安全“三升一降”(重点区域、重要业态、重点品种食安管理水平提升,投诉举报数量下降)。
  
  三是坚持“线上防”与“线下治”相衔接。线上着眼问题发现,实时关注“12315”“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山东冷链”“汶诉即办社会治理平台”“汶上智慧市场监管平台”等投诉热线和监管平台,密切监测“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网易”等社交软件和媒体平台,研判数据信息,锁定风险隐患。线下着眼问题处置,组建汶上“舌尖守护热线—食安110”办公室,“公安、食安、农安”实体运行、三安联动、行刑衔接,保持临战状态,打造“‘城乡30分钟’民意诉求和应急处置服务圈”,月均处置风险问题近50个。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开展应急演练、模拟推演,提升实战能力。落实24小时反馈制度,及时应对处置疑似事件,让监管跑在舆情发酵之前,有效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聚焦“全域覆盖”到底到边,着力用网格兜全盘
  
  顺应社会治理“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大势大局,主动并轨,积极融入。
  
  一是让食安入网。依托全县城乡服务管理大网格,找准职责定位,梳理食品安全“信息采集、民意收集、日常巡查、政策宣传、协助执法”等7项目标任务入网融合,推动食品安全大隐患全网联动、小隐患一格解决。
  
  二是让网中有格。按照“党政同责、属地管理、部门到位、边界清晰、责任明确、规模适当、方便管理”的原则织小、织密“网眼”,调整完善镇街市场监管所“监管网格”划分,实现与601个“基础网格”衔接匹配、无缝对接,全县495个村(社区)无盲点、全覆盖。
  
  三是让格中有人。以588名专兼职网格员为主力军,“基础网格”实施“专题辅导”,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担任食品安全辅导员,为网格员履职提供专业指导。“重点网格”实行“专班包保”,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下沉校园及周边200米点对点精准监管。
  
  四是让人尽其责。围绕“政策宣传员”、“隐患排查员”、“执法助理员”、“信息报告员”网格员基本职责定位实施“量化计分”管理模式,开展“星级网格员”评选,设立网格员“食品安全专项奖励资金”。依托市场监管所建设“网格员之家”,配备电脑、饮水机、充电宝等基础设施。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轮训、现场观摩学习,为网格员配备“一册、一簿、一终端”(《食品安全巡查手册》、《网格员工作记录簿》、移动手机终端),有效提升网格员履职能力。
  
  三、聚焦“全程监管”可追可溯,着力以数字贯全线
  
  主动适应“一网互联”时代监管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将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嵌入执法、融入监管,以数字化手段赋能生产、流通、消费全程追溯,有力牵引“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加速迭代。
  
  一是主攻“一链追溯”。对标对表、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山东食链”推广应用。围绕“10+3”食品种类、业态,聚焦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农批市场等“链头”“上游”业态,针对“不愿用、不会用”等瓶颈制约,坚持“集中培训+线上交流+上门指导”融合推进,组建4个专班逐家逐户上门服务,面对面宣传“山东食链”的优势价值,手把手演示使用方法,全链条推动激活上链,全县6105家食品企业注册激活率达到100%,上链使用率达到90%以上。
  
  二是提升“一网统管”。围绕“统一、整合、实用”,累计投入500多万开发运行“汶上智慧市场监管平台”,24小时远程实时动态监控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单位,212家学校(幼儿园)食堂、3家校外集中供餐单位、17家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率达到100%,大型以上餐饮单位达到70%以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不戴帽子、不戴口罩等违规动作实现智能识别抓拍,累计抓取反馈整改问题8500多个。探索“以网管网”,打通与“美团”“饿了么”平台数据壁垒,500多家外卖食品企业纳入线上监管视野。
  
  三是破题“一码可查”。聚焦消费端打造“阳光下的盘中餐”,为接入“汶上智慧市场监管平台”餐饮单位私人订制专属二维码,消费者动动手指,餐饮后厨扫码可见。推动中国农批汶上市场180户入场销售者全覆盖使用“山东菜场”APP,落实电子化票证查验留存,实现扫码追溯、“码”上守护。
  
  四、聚焦“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着力以多元塑格局
  
  围绕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食品安全治理共同体,突出群众参与、企业自治、行业自律,打造多元共治、互为支撑的协同治理格局。
  
  (一)群众参与“民意”引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民意5来听”,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民意诉求征集”“食安专题行”“你点我检、你拍我检”等活动,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问食安痛点、问监管堵点,累计走访群众2.3万人(次),征集意见建议1100余条。突出群众参与、媒体互动,精心策划实施“寻找笑脸就餐”“眼见为食”“学校食堂开放日”“食品快检零距离体验”等活动80余次。邀请普通群众、学生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建“啄木鸟”队伍。因人施策、个性订制办好“老年人保健食品科普常识培训班”,讲好“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公开课”,累计2300余人(次)参训、点赞。
  
  (二)企业自治“示范”引领。实施“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打造“精特美小作坊”“三标生产企业”“规范化农贸市场”“农村大集示范点”“网络订餐示范店”等食安示范方阵,组织现场观摩,推动互鉴提升。聚集汶上芦花鸡、白莲藕、大荸荠等食品类汶上县地理标志产品,在次邱镇建成全市第一家食品主题的中国地理标志展馆。“线上+线下”“理论培训+模拟实训”灵活多样开展学习培训、警示教育。用足用好“1号N群”(微信公众号、微信监管群),不间断公示典型案例,推送最新标准规范,推广4D5C6S经验做法,推行HACCP、ISO22000先进管理模式。常态化发布“食品安全红黑榜”26期,实施入榜、出榜动态管理,公示红榜单位36家,整改黑榜单位50家。
  
  (三)行业自律“党建”引领。成立汶上县外卖行业党委,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做好“聚、暖、融”3篇文章,引领2个平台、500余家入网餐饮单位抓规范、促提升,300多名外卖小哥成为食品安全“流动监督员”和“移动探头”。组织引导“汶上餐饮商会”等行业协会,采取“1+M+N”模式(“1”即协会或商会党支部,“M”即食品企业党组织,“N”即若干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食品企业)组建“汶上红色餐饮党建联盟”,吸纳餐饮单位30余家,创建“红帆领航·食品安全”党建示范点,开展创先争优,带头守法诚信经营,制止餐饮浪费,推行分餐行动,助力舌尖防疫,有效提升全县餐饮服务水平。
  
  五、聚焦“首责落实”最后一里,着力在一线见真章
  
  聚焦基层一线监管点多、线长、面广的现实挑战和队伍老龄化、技术装备落后等突出短板,坚持一线工作法推动食品安全“首要职责”落实落地,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
  
  一是共识在一线凝聚。坚持思想引领,针对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开展“如何落实食品安全首要职责”大学习、大讨论和“心系食安事、肩扛食安责”主题教育,凝聚“首责”认同,提升“首责”意识,促进“首责”落实。
  
  二是力量向一线集结。打造“科所联动2.0版”,局班子成员带头,机关干部每周至少2天主动到乡镇(街道)监管所报到,开展“基层体验日”“当一天基层所长”“我为食安加油干”主题实践活动,进食品车间,到超市仓库,查餐饮后厨,每月组织一次培训、查办一起案件、打造一个样板,干部共赴一线,机关只留一人。
  
  三是资源向一线倾斜。启动“‘小局大所’提升工程”,开展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真金白银”1000多万,全面配齐交通、办案、快检等“十个一”执法装备,乡镇(街道)监管所专门设置食品快检室,城区监管所、农贸市场统筹配置快检室、快检车,15个监管所平均装备总值达到90万元以上。开展执法办案、食品快检等业务技能培训,推动基层监管人员“硬件、软件”双提升。
  
  四是工作在一线落实。针对“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工程”、“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重大任务推行“一把手领衔抓、一个专班具体干、一本台账管进度、一张蓝图绘到底”四个一工作模式,实行与年底考核挂钩、与提拔晋升挂钩“双挂钩”和“红黄蓝”亮牌督办机制,对工作落实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开展“最多讲一次”行动,用亮剑问责倒逼工作落地见效。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食安观察-《食品安全导刊》杂志官方网站 © 2012-2025 食安观察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53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79, 110105537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金沟河1号9幢2门1层2号(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010-88825653   18500121702

稿件查询:010-519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