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食品安全监管缘何不能“零容忍”?

2015-05-25 14:33:00 来源: 新华网博客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食品安全的阴影始终伴随着公众。

  从“大头娃娃”事件、“散装白酒”事件、“陈化粮”事件、“苏丹红事件”、“孔雀石绿事件”、“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毒韭菜事件、“瘦肉精火腿肠事件”、人造“新鲜红枣”事件、“毒豇豆事件”等等,食品安全事件年年发生、接踵而来。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食品怎么了?其症结何在?

\

  公众和媒体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往往先大骂某些食品制造商黑心无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而后开始骂监管部门监管缺位、渎职失职、“马后炮”监管。制作伪劣有毒食品的商家固然是罪魁祸首,但监管部门自然也难持其咎,而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原因却并未被细究。

  其一,监管上“分段为主、品种为辅”的模式以静态的眼光割裂食品链,造成监管部门职责不清和混乱和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出现盲区和空白。而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又仅以罚款、销毁、撤职等为主要惩治方法的规范行为,无法威慑不法分子。食品安全委员会不具备垂直管理的职能,市场主体食品安全制度不落实、监管责任不到位的现象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职能部门责任意识淡薄,漠视社会利益,许多食品安全事故是在被媒体报道后开始采取行动,反映出严重监管缺位。

  其二,由于大量中小型加工企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必然存在。食品行业虽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不利于推行标准化。有资料显示,在国家质检总局“两查”中调查的60085个企业中,1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占94.9%,10人以下家庭作坊式企业或生产厂家占79.4%。规模小、水平低,是影响食品卫生水平的重要原因。另外,以家庭小作坊为主,加工设备简陋、卫生知识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低、资源分散浪费、管理水平低,给食品卫生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

  其三,一些生产企业责任意识差、漠视诚信、逃避监管,或“以假充真”、或“以次充好”、或利用化学原料降低成本、吸引顾客,成为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潜意识认为食品只要干净、卫生就是安全的。在纷繁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大多数消费者不知该吃什么、怎么吃。因而一些不法企业、商贩,甚至行业龙头企业受暴利驱使,纷纷参与其中,故意人为制造假冒伪劣食品,“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以劣报优”,利用假冒伪劣食品进行违法牟利的行为日益增多。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而且其安全问题已成为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职能部门、社会各界、消费者的努力。而除了消费者要多学些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擦亮辨别食品“李鬼”的眼睛外,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因此,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重典”治乱。进一步强化食品监督管理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和职责,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以及食品安全信用考核、市场准入管理机制,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提高监管时效性和有效性,彻底扭转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乱象,真正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